图书标签: 余英时 胡适 胡適生平與思想 历史 中国近代史 知識份子 海外中国研究 近期待讀文史書
发表于2025-02-02
重尋胡適歷程(增訂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從1917年到1962年,胡適無論在文化史、思想史、學術史、或政治史上都一直居於中心的位置,他一生觸角所及比同時代任何人的範圍都更廣闊,他觀察世變的角度自然也與眾不同。在胡適個人生命史上的每一階段,一向都存在著一些或大或小的疑點,他的博士學位問題,他的西洋哲學素養,他對毛澤東的影響,他和蔣介石的關係……隨著《胡適日記全集》的出版,其中有些問題已能夠獲得比較明確的解答。
余英時教授《重尋胡適歷程:胡適生平與思想再認識》根據《胡適日記全集》的內在線索,探討胡適在各個階段與中國現代史進程的關聯,並就上述引起議論的疑點,擇其較有關係者予以澄清,讓胡適自己說話,盡量還胡適一個原來面貌。
本書為增訂版,增加一篇〈胡適「博士學位」案的最後判決〉,考證胡適為什麼轉學到哥倫比亞研究院?以及胡適考過博士口試的新證據。
余英時
中央研究院院士,1930年生。美國哈佛大學博士,師從錢穆先生、楊聯陞先生。曾任密西根大學、哈佛大學、耶魯大學教授、香港新亞書院院長兼中文大學副校長,現任普林斯頓大學講座教授。著作等身,作育英才無數。2006年獲頒有「人文學諾貝爾獎」之稱的克魯格獎(Kluge Prize)。2014年獲頒第一屆唐獎漢學獎。
余英时写近代名人颇重“因缘”。
评分这可能是近期读到的最有思想冲击力的一本书。本书收录的《从日记看胡适的一生》和《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适》,分别是余英时先生为i《胡适日记》和《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写的长篇序言。余先生将胡适作为中国转型时代的思想枢纽,从胡适身上发散出多面向、多方向的思想和学术话题。余先生在《胡适与中国的民主运动》和《文艺复兴乎?启蒙运动乎?》两篇文章中提出的一些问题,至今还没有被国人认识清楚。百年来,我们到底进步了多少!
评分这可能是近期读到的最有思想冲击力的一本书。本书收录的《从日记看胡适的一生》和《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适》,分别是余英时先生为i《胡适日记》和《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写的长篇序言。余先生将胡适作为中国转型时代的思想枢纽,从胡适身上发散出多面向、多方向的思想和学术话题。余先生在《胡适与中国的民主运动》和《文艺复兴乎?启蒙运动乎?》两篇文章中提出的一些问题,至今还没有被国人认识清楚。百年来,我们到底进步了多少!
评分余英时写近代名人颇重“因缘”。
评分最后一篇:五四作为启蒙运动的马克思主义诠释与五四作为文艺复兴的自由主义诠释。 比较断然的二分,并且将启蒙运动与马克思主义捆绑,文艺复兴与自由主义捆绑,似乎还是有点大而化之、不够准确。当然他注意到对五四的认知中出现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这不能够混淆的两种定义,十分敏锐。“不能轻率地把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两种概念,视为随机援引来比附五四运动的两种不同特征。相反地,必须严肃地视它们为两种引导出各自的行动方针,且又不相容的方案。”认知必然引出行动方针的不同,这点我是同意的,但是不是只与两种行动方案相连接,还是引申出了更多层的认知、更多的行动方案,是我好奇的。
前些天是胡适先生诞辰一百二十一周年纪念,我在微博上为先生点燃了一瓣心灯,因胡适先生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化史、学术史和思想史乃至政治史上实在都是一直居于中心地位,一生触角所及比同时代任何人的范围都要广阔。用一个例子来说明,1954年大陆倾全国社科系统之力,对胡...
评分西哲尼采有一句話:重新估定一切價值,這句話最受胡適先生所重。我們在讀有關胡適先生的著作和介紹他的書籍里,都能發見胡適之先生的“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的實驗主義精神,他的“實驗是真理惟一的試金石”正是他一生勇于踐行良知和理性的體現。胡適先生才具雋永,年輕時就“...
评分 评分前些天是胡适先生诞辰一百二十一周年纪念,我在微博上为先生点燃了一瓣心灯,因胡适先生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化史、学术史和思想史乃至政治史上实在都是一直居于中心地位,一生触角所及比同时代任何人的范围都要广阔。用一个例子来说明,1954年大陆倾全国社科系统之力,对胡...
评分余英时先生的文字在广博征引下非常具有启发性,语言既简练又严谨(陈建华的《从革命到共和》在这方面要差不少),并且余英时先生非常善于概括、撷取重点和疑点和难点,于是借着这些功力,就有了这本书的一个主体,就是依照胡适日记将胡适的一生分为七个阶段,扼要走过一遍。胡...
重尋胡適歷程(增訂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