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稱謂從何而來?為什麼我們的國傢叫做“中國”?
在古老而神秘的青銅器何尊上,最早齣現瞭“中國”二字。這一重器於上世紀60年代齣土於陝西寶雞,長達122字的銘文講述瞭周武王在滅商之後計劃營建東都的重大決策,其中“餘其宅茲中國,自之薛(乂)民”,意思是想要建都於天下的中心,在這裏統治人民。然而這已經是西周的事情瞭,其實早在西周王朝建立之前很久遠的時間——公元前2000年,在中原地區,最早的中國已經開始展開她廣袤而悠長的畫捲瞭。
“何以中國”是對最早的中國如何産生的追問,本書為讀者展開瞭一個時間長綫,打開瞭一個扇麵,嚮大傢一一講述始於公元前2000年,中原發生的一係列事件,通過陶寺的興衰、嵩山地區文化的星羅棋布、新砦遺址的崛起等,最後輻輳到二裏頭遺址——中國最早廣域王權國傢的橫空齣世上來,進而解構中國第一個王朝——夏王朝的誕生。
許宏,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夏商周考古研究室主任,二裏頭工作隊隊長。著有《先秦城市考古學研究》、《最早的中國》等。
这是今天参加“考古书店”的许宏教授的讲座得来的。 作为以质疑和反权威的60后,许教授说"质疑“是生来的基因,但是在80,90一代,多多少少丧失了这个特性。 在“史前”历史解读中,更多的是“guess work”, 各种学说论调学人可监听,但不要迷信,对本书也是--许教授如是说。...
評分这是今天参加“考古书店”的许宏教授的讲座得来的。 作为以质疑和反权威的60后,许教授说"质疑“是生来的基因,但是在80,90一代,多多少少丧失了这个特性。 在“史前”历史解读中,更多的是“guess work”, 各种学说论调学人可监听,但不要迷信,对本书也是--许教授如是说。...
評分翻开还散发着墨香的《何以中国》,才发现居然忘了写几句“后记”之类的文字作为收束。至少书中引用了那么多的照片线图,尽管注明了出处,还是要对制作和提供者表示由衷的谢忱。还有三联书店优秀的编辑团队的付出,都是我不能忘怀的。引以为憾的同时,也勾起了我对这本...
評分这本书是从考古学的角度展示BC2000左右中原地区的历史图景。虽然文多商榷,但是对于商榷的部分多是文化遗存的归属问题,故而对于“何以中国”这个历史发展过程是可以有一个较为清晰的了解的。 1、文中所说龙山时代是一个英雄的时代,大概是说在龙山时代,各区域的文明都出现了...
我們永遠也不可能獲知當時的真相,但仍懷著最大限度迫近真相的執著。
评分詭辯術發達的華夏中心論,學術上退避三捨,政治上得寸進尺
评分集中瞭中國當代考古學發展的幾大問題:曰“打哪兒指哪兒”,曰“中原迷信”,曰“滿天星鬥多亦無序”。。。
评分在上海書城坐地上看完瞭。作者是想在暢銷書的標題裏塞進些考古學的零碎,到圖書市場上騙一筆吧。
评分在上海書城坐地上看完瞭。作者是想在暢銷書的標題裏塞進些考古學的零碎,到圖書市場上騙一筆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