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內·格魯塞(René Grousset,1885年-1952年1885年生於加爾省Aubais,1952年逝於巴黎),法國曆史學傢,以研究中亞和遠東著名。其代錶作為《草原帝國》(L'Empire des Steppes)。
格魯塞畢業於濛彼利埃大學曆史係。其後長期就職於法國美術部,一戰時曾短暫從軍。1925年齣任吉美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助理監管人及雜誌 Asiatique 的秘書。1933年任塞努奇博物館館長及其亞洲藝術藏品的負責人。在二戰前,發錶瞭他最重要的兩篇著作:《十字軍東徵史》Histoire des Croisades(1934-36年)和《草原帝國》 L'Empire des Steppes (1939年)。二戰期間,他被維希法國政府解職,但仍秘密繼續研究工作,在戰爭期間齣版瞭三本有關中國和濛古的作品。戰後,他被重新任命為塞努奇博物館館長兼吉美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監管人。1946年,格魯塞當選為法蘭西學院院士。1946至49年間齣版瞭四部最後的作品,主題圍繞小亞細亞和近東。
1952年,格魯塞病逝於巴黎。
《草原帝國》一書,其範圍除大中亞外,還包羅瞭波蘭以東的東歐諸國,即東歐草原、俄羅斯草原、西亞草原、中亞草原和北亞草原。還有草原近鄰的許多高原山地。西起多瑙河,東達貝加爾湖,北起西伯利亞,南到巴基斯坦的廣大地區。現在,聯閤國科教文組織主編的《中亞文明史》(六捲本)包羅的地區,正是格魯塞《草原帝國》的範圍,可以窺見格魯塞這部著作影響的一個側麵。
本書史事,上起新石器時代,草原文化的黎明期,下迄公元18世紀晚期濛古諸汗國。作者對草原各地各國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民族復雜、政治紛亂、朝代更迭和關係錯綜的曆史,加工鑽研,清理精到,牽齣一條中亞史的綫索和脈絡,披荊斬棘,獨闢蹊徑,開創格局,格魯塞是啓濛者,是開路人。
前前后后算来,这本书在五年里读了六遍。 关于中国,最让人感叹的是这一段: “一个受到震惊的亚洲从他身上看到了一个陌生的、史诗般的中国。决不向蛮族求和,也不以重金去收买他们撤兵,太宗扭转形势,战胜他们,使他们害怕中国。” 这也是我心中的格鲁塞,他用一种我们陌生的、史...
評分第一,历史必须从多个角度来看。一是这本书里面讲的草原帝国把亚欧草原上兴起过的草原民族和他们创立过的帝国基本上都讲了一遍,这是我们大部分中国人都不熟悉的东西。二是老外看和中国相关的历史,得出的结论可能是我们没想过的,比如关于草原民族战斗力的问题,中原军队战斗...
評分在讀井上靖的《樓蘭》和《敦煌》時,為幫助理解故事的歷史、地理背景,我在維基百科與各種地圖上花了些時間。這些努力成功地幫我打開了一扇門,得以一窺漢唐時的西域和宋時的西夏,以及活躍在廣闊西北舞台上的各路角色。 但是,除了眼前這看似的一線光明,這扇門背後其實是更大...
評分《草原帝国》是一部经典中亚通史著作,发表于1939年,作者勒内•格鲁塞是法国著名历史学家、游牧民族历史文献权威。书中将活跃于欧亚草原的匈奴、鲜卑、突厥、蒙古等民族历史按草原帝国进行研究。从上古匈奴人开始,以成吉思汗时期为重点,描述了新石器时代到清朝吞并喀什噶...
評分跨过杭爱山, 我到了科布多, 乌里雅苏台曾有谁驻扎, 越过阿尔泰山, 看到了斋桑湖, 额尔齐斯河为什么叫了叶敏河, 穿过塔尔巴哈台的群山, 向北我去了巴尔喀什湖, 而伊犁河又引着我回到尤鲁都斯, 昭苏草原错过了,留下的遗憾才是最美的 是向北再看一眼铁门, 还是向南走过...
短促如生命,無窮如天地,曆史的循環終化為塵埃,如果這個星球上沒有宗教,就會和平很多。
评分那時在搞濛古史
评分當前最全麵、最係統的中亞曆史
评分簡易通俗
评分大一購於上海書城。通過草原把歐亞大陸的曆史連成一片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