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知識分子 曆史 知識分子史 陳徒手 文化 社會史 傳記&迴憶&書信&日記&年譜&評傳 中國
发表于2025-02-02
故國人民有所思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本書記錄瞭上世紀50年代初至60年代中11位有代錶性的、全國一流教授的生存處境:俞平伯、王瑤、傅鷹、周培源、賀麟、馬寅初、湯用彤、馮友蘭、馮定均任職於北京大學,蔡旭、陳垣兩先生則分彆任職於北京農業大學和北京師範大學。
陳徒手,本名陳國華,福建福州人。1982年2月畢業於廈門大學中文係,先後在中國緻公黨中央機關、中國作傢協會工作。現供職於《北京青年報》。主要從事知識分子專題資料的收集,著作《人有病,天知否——1949年後的中國文壇紀實》推動瞭國內目前的口述史研究。
得毛邊一冊
評分作者爬梳資料不少,但本書最大價值也僅此,議論部分沒有,或極節製的點到為止。不過這些資料本身的存在已經很讓人驚悚,書中高級知識分子無論公開或私下的言行,都有無數簡報、總結、匯報、報告在記錄著。另外,從另一方麵來看,某黨在文堇前對這些高知也算煞費苦心,消滅肉體易,徵服內心難,隻好恩威並施,時時掌握火候(第121頁直接說齣“高薪贖買”的政策。)。倒是下麵人容易過火,甚至敢於對抗上麵的懷柔政策,可見大原則上寜左勿右總是不會錯的。
評分把如此好的題材僅僅處理成人物“側影”有些可惜。就素材而言,本書完全可以深入梳理北京高校係統中黨委與行政(尤其是非黨校長)之間的權力轉移、“左傾”書記對中央部委之政策執行與偏離等等一係列命題。大概《人有病天知否?》的成功讓作者背上瞭包袱,此迴延續《人》的寫法卻沒能真正寫齣這些知識分子的睏境,甚是可惜。
評分太流水賬瞭
評分中文係的人來寫這些事,確實不如曆史係的(我是說楊奎鬆)。
和《人有病,天知否》一样,陈徒手此书书名,也取自毛泽东诗词。毛泽东的《七律·有所思》作于1966年6月,全诗如下: “正是神都有事时,又来南国踏芳枝。青松怒向苍天发,败叶纷随碧水驰。一阵风雷惊世界,满街红绿走旌旗。凭阑静听潇潇雨,故国人民有所思。” 不过,由于缺少...
評分可怜我对建国初政治运动一知半解,读前也没做好工作,对于“鸣放”“四清”“三反”“五反”都只有些零星印象,读这本书时就多少脉络不清。 还好,这本书体例简单,逻辑清晰。拿来十一个知识分子的史料,多是一些简报、会议记录,不动情的将资料和当事人事迹按时间...
評分像我这种80年代末出生的共和国第三代人,基本上躲开了所有的政治运动。所以读到以往的种种,虽然唏嘘不已,但已经没有切肤之痛了。 很难想象这些聪明人在运动中是否后悔留在故土,常说一个选择能改变命运,用在这些人身上可真是再恰当不过了。书里的叙述略显拖沓,有政治报告的...
評分5年前的夏天,意外地有幸在燕园住了一个月。在北大闲逛时,一位热情的老校工对燕南园指点了一番——63号的红楼,是马寅初校长的旧居,门口就是秘书室和车库,进去是老校长的住处,现在改成了北大的老干部活动室;隔壁64号是翦伯赞先生最后的住所和自缢之处;那一边54号二楼...
評分书中有些内容显得前言不搭后语,有些历史时段没有写,使得阅读起来有些困难。有些过渡、结尾明显有问题。令人十分怀疑与惋惜。 书中有些内容显得前言不搭后语,有些历史时段没有写,使得阅读起来有些困难。有些过渡、结尾明显有问题。令人十分怀疑与惋惜
故國人民有所思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