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葛兆光 思想史 曆史 東亞 燕行錄 明清史 李氏朝鮮 文化史
发表于2025-05-28
想象異域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李朝朝鮮的燕行文獻裏麵有很多有趣的軼聞和失落的曆史,其中不少是在中國史料中難得看到的。作者在閱讀這些史料的過程中,受到極大的震撼,因為在燕行文獻中,“中國”對於李朝朝鮮,並不是一個簡單的“異國”,“大清”對於朝鮮文人,也不是一個單純的遊覽勝地。“中國”對於他們來說,既是一個曾經是文明來源的天朝上國,又已經“華夷變態”,充滿“膻腥鬍臭”的地方。他們在復雜心態下,近距離觀看中國,記錄下他們感到不尋常的種種現象,又在想象異域悲情的情感驅使下,李代桃僵地為大明王朝招魂,處處搜尋大清帝國的種種怪現狀。這似乎可以讓我們重新審視近世東亞以及中國,重看東亞與中國的文化史,重新思考亞洲與中國、民族與認同、族群與疆域等等問題。
葛兆光,男,原籍福建,1950年生於上海。1968年上山下鄉,1968年,貴州省凱裏第一中學畢業。1971年10月至1978年3月在貴州省凱裏縣磚瓦廠、農藥廠、供銷社當工人。1978年於當地考入北京大學中文係,1982年,北京大學中文係古典文獻專業本科畢業。1984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係研究生班。1984年10月至1992年3月,揚州師範學院(今揚州大學)曆史係副教授。1992年-2007年,任清華大學教授。1994年6-9月,日本京都大學訪問學者。1997年9月-1998年1月,香港浸會大學客座教授。1998年1月-7月,日本京都大學客座教授。2000年2-9月,香港城市大學客座教授。2000年10-11月,比利時魯汶大學客座教授。2007年3月至2013年6月擔任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for Advanced Humanistic Studies,簡稱IAHS)院長。兼任北京大學、安徽大學、四川大學兼職教授。又兼任國傢古籍整理領導小組成員,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委員會委員,教育部曆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北京大學古文獻學研究中心、北京大學東方文化研究院、復旦大學古代文學研究中心、復旦大學中華文明國際研究中心、中國人民大學佛教與宗教學研究中心、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兼聘教授或研究員、學術顧問。
已齣版作品:
《禪宗與中國文化》(上海人民齣版社,1986;颱北東華書局,1988; 韓文本,韓國漢城東文選書店,1990;本書獲第一屆“中國圖書奬”(1988)、第一屆“長江讀書奬”(2000)、第一屆Princeton Global Scholar(2009)、第三屆 Paju Book Award(韓國,2014)、第26屆“亞洲·太平洋”大奬(日本,2014)等)
《道教與中國文化》(上海人民齣版社,1987; 颱北東華書局,1988; 日本東京東方書店,1993;韓文本,韓國漢城東文選書店,1993)
《漢字的魔方--中國古典詩歌語言學劄記》(香港中華書局.1989;修訂本,遼寜教育齣版社,1998;復旦大學齣版社,2008)
《想像力的世界--道教與唐代文學》(北京現代齣版社,1990)
《中國經典十種》(香港中華書局 1993;颱北,風雲時代齣版社,1996;韓文本 韓國釜山,中文齣版社,1996)
《中國禪思想史——從6世紀到9世紀》(北京大學齣版社,1995;增訂版:上海古籍齣版社,2008)
《葛兆光自選集》(廣西師範大學齣版社,1997)
《中國宗教與文學論集》(清華大學齣版社,1998)
《中國經典十種》(香港中華書局,1993;上海書店齣版社,2002;中華書局,2008)
《域外中國學十論》(復旦大學齣版社,2002)
《古代中國文化講義》(颱灣三民書局,2005;復旦大學齣版社,2006、2012)
《古代中國社會與文化十講》(清華大學齣版社,2002;香港商務印書館,2003)
《屈服史及其他:六朝隋唐道教的思想史研究》(三聯書店,2003)
《思想史的寫法:中國思想史導論》(復旦大學齣版社,2004)
《西潮又東風: 晚清民初思想、宗教與學術十講》(上海古籍齣版社,2006)
《七世紀前中國的知識、思想與信仰世界──中國思想史第一捲》《七世紀至十九世紀中國的知識、思想與信仰——中國思想史第二捲》(復旦大學齣版社,1998、2001、2009、2013;本書於2015年獲第三屆“思勉原創奬”)
《古代中國的曆史、思想與宗教》(北京師範大學齣版社,2006)
《中國宗教、學術與思想散論》(香港三聯書店,2008;復旦大學齣版社,2010)
《思想史研究課堂講錄:視野、角度與方法》(三聯書店,2005)
《思想史研究課堂講錄續編》(三聯書店,2012)
《宅茲中國——重建有關“中國”的曆史論述》(中華書局,2011年2月;聯經齣版公司,2011年3月)
《中國再考 : その領域・民族・文化》(宅茲中國改訂版)(日本,岩波書店,2014)
《何為「中國」:疆域民族文化與歷史》(宅茲中國、中國再考重訂版)(香港牛津大學齣版社,2014)
《想象異域——讀李朝朝鮮漢文燕行文獻劄記》,中華書局,2014年3月。
《交錯的東亞宗教》(颱灣中研院史語所,2015)
隨筆集、讀書筆記:
《門外談禪》(浙江文藝齣版社,1991)
《佛影道蹤》(廣東旅遊齣版社,1994)
《考槃在澗》(遼寜教育齣版社,1996)
《作壁上觀──葛兆光書話》(浙江人民齣版社,1997)
《並不遙遠的曆史》(湖南文藝齣版社,2000)
《走進清華》(四川人民齣版社,2000)
《在異鄉聽雨看雲》(山東畫報齣版社,2003)
《無風周行》(上海書店齣版社,2007)
《看瀾集》(復旦大學齣版社,2010)
《本無畛域:書評七篇》(海豚齣版社2010)
《穿行書林斷簡》(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2011)
《且藉紙遁:讀書日記選 1994—2011》(廣西師範大學齣版社,2014)
閤著:
《晚唐風韻:杜牧與李商隱》(與戴燕閤著,江蘇古籍齣版社,1991、2004)
《古代詩文要籍詳解》(與金開誠閤作,北京齣版社,1988;中華書局,2005、2012)
《智術無涯:城市新語》(與周振鶴、張隆溪閤著,百花文藝齣版社,2002)
《八方風來:復旦文史講堂之一》(中華書局,2008)
評注與解釋:
《中國古典詩歌基本文庫·唐詩捲》(葛兆光注解,浙江文藝齣版社 1994;修訂本《唐詩選注》:浙江文藝齣版社,1999、2004;人民文學齣版社,2012)
《古文觀止》(葛兆光 題解、戴燕 注解,中華書局,2008)
《豐子愷護生畫集選》(葛兆光 選評,中華書局,1999;上海譯文齣版社,2013)
《明鏡與風幡:<六祖壇經>》(李誌清繪、葛兆光導讀,大塊, 2013)
主編:
《國際漢學提要著作》(李學勤 主編、葛兆光 程鋼 副主編,江西教育齣版社,1996)
《學術薪火:三十年代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科畢業論文選》(葛兆光 選編,湖南教育齣版社,1998)
《清華漢學研究》(清華大學齣版社)
譯著:
《通嚮禪學之道》(日本鈴木大拙原著,上海古籍齣版社,1989)
《祖堂集》(葛兆光 釋譯,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6)
主體部分寫的很一般,但又旁敲側擊地提齣瞭一些當今東亞視野下明清史研究的問題,稍有啓發
評分乾貨較少
評分韓國文獻中真正想象中國的地方多瞭,有趣的東西也多,可惜都不在燕行錄中,所以寫來寫去,糾結點隻有一個:誰是中華正統。如是而已
評分葛兆光這書的意思是要探究東亞三國從一種文化共同體走嚮分裂,並且在世界史的輻射下各自成型的過程,僅僅當作韓國使者的獵奇來讀就把這書看淺瞭。
評分騙錢死爹死媽死全傢
上几年,韩国将端午节申遗刺痛了国人的神经。众所周知,端午节是战国时楚国大夫屈原自沉汩罗江后,为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才有的节日。韩国凭什么申请我们的遗产?既觉得莫名其妙,又感到其并非空穴来风。如果读了这本《想象异域》,你就有了答案。 1644年清朝推翻明朝建立...
評分第一次收到安利时,我以为《燕行录》的“燕行”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意思,大概就是你中国不行了,燕子都飞到我们大韩来啦~“风水轮流转,今年来我韩”。读了序言才想起来李朝朝鲜自称华夏正统的事。 整本书主要综述(古)朝鲜考察团每次来北京考察的实录,...
評分全书反复陈说朝鲜对于某清国的不屑。确实是札记,因为很少史实考证和相互对读,如此则更为有趣,而非朝鲜的单一面向。史料筛选很有意思,除了尽量用一手文献外,相关研究基本不用时下大陆的论文,许多是民国时期的文献、对岸研究、日本研究。和宅兹中国一样,问题意识的开拓意...
評分﹣這是我讀葛兆光老師的第一本書,第一本是《何謂中國?》。那一本我覺得自己沒有讀好,應該再讀。這一本也是讀得不用心,開了個頭後走了去讀了好幾本其它的書,重新再捨起時那道‘氣’已斷,只能勉力讀完,但感覺卻不深,殊甚可惜。 ﹣書的各篇章其實比較‘輕’,從不同的角...
評分﹣這是我讀葛兆光老師的第一本書,第一本是《何謂中國?》。那一本我覺得自己沒有讀好,應該再讀。這一本也是讀得不用心,開了個頭後走了去讀了好幾本其它的書,重新再捨起時那道‘氣’已斷,只能勉力讀完,但感覺卻不深,殊甚可惜。 ﹣書的各篇章其實比較‘輕’,從不同的角...
想象異域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