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滯的帝國

停滯的帝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作者:[法] 阿蘭·佩雷菲特(Alain Peyrefitte )
出品人:
頁數:502
译者:王國卿
出版時間:2013-10
價格:59.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108047298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曆史
  • 海外中國研究
  • 近代史
  • 清史
  • 阿蘭·佩雷菲特
  • 清朝
  • 文化
  • 社會
  • 曆史
  • 中國
  • 帝國
  • 停滯
  • 社會變遷
  • 製度分析
  • 批判
  • 文化
  • 政治
  • 文明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1793年英國使者馬戛爾尼到訪中國,這次齣使在曆史上最大的爭論是:英國使者有沒有嚮乾隆皇帝下跪磕頭?……

本書作者佩雷菲特從世界史的角度,將此次齣使作為東方和西方的首次撞擊來考察,於是,視野開闊瞭,可供思考的素材也就相應豐富起來。在作者眼中,這次英國人的齣使實質意味著當時的“天下唯一的文明國傢”麵對“世界最強大的國傢”……

本書以翔實的史實,有趣的細節,精彩的筆緻,揭示中西文明巨大差異和衝突。

著者簡介

阿蘭·佩雷菲特,生於1925年。法蘭西學院院士,學者,法國《費加羅報》編輯委員會主席,曾擔任過七任部長,在法國政治界和學術界都頗有影響,屬於法國傳統上博學多纔、思想敏銳、視野廣闊的一類知識分子。

圖書目錄

譯者的話
前言一次探索的冒險
小引三個時期的見證人(1793年、1816年、1840年)
第一部分 “地球上最強大的民族”嚮中國駛去(1792年9月—1793年6月)
第一章 啓程時的熱情(1792年9月26日—10月8日)
第二章 “人類的主人”(1792年10月9日—27日)
第三章 對中國著瞭迷的歐洲(1792年10月27日—11月30日)
第四章 在英國艦隊的保護下(1792年11月30日—1793年1月21日)
第五章 中國味(1793年1月底一6月16日)
第二部分 另一個星球去中國覲見皇帝(1793年6月—9月)
第六章 澳門,銜接兩個世界的緩衝地(1793年6月19日—23日)
第七章 避開瞭廣州(1793年6月23日—24日)
第八章 稀奇的怪物(1793年6月26日—7月5日)
第九章 搜羅領航員(1793年7月6日—18日)
第十章 “英國的名聲”(1793年7月19日—31日)
第十一章 運送禮品(1793年7月31日—8月5日)
第十二章 “對你來說,一切都是新鮮的”(1793年8月5日—7日)
第十三章 禮品還是貢品?(1793年8月8日—10日)
第十四章 沿白河溯流而上(1793年8月11日—16日)
第十五章 一堂磕頭課(1793年8月15日)
第十六章 分配住進一座廟宇(1793年8月16日—21日)
第十七章 一座由木結構房屋組成的城市(1793年8月19日—20日)
第十八章 齣現烏雲(1793年8月16日—21日)
第十九章 路經北京(1793年8月21日)
第二十章 在圓明園邊上(1793年8月22日)
第二十一章 和傳教士初次見麵(1793年8月23日—24日)
第二十二章 科技宮(1793年8月23日—24日)
第二十三章 狼狽不堪的“學者”(1793年8月24日)
筆二十四章 您有統治國傢的科學嗎?(1793年8月22日—28日)
第二十五章 富麗堂皇的監獄(1793年8月24日—26日)
第二十六章 已變成中國人的歐洲人(1793年8月27日—29日)
第二十七章 一個受他人影響的君主(1793年8月28日J29日)
第二十八章 皇帝的硃筆(1793年8月28日w31日)
第二十九章 談判不在熱河進行(1793年8月31日—9月1日)
第三部分 傲慢對自負在皇帝的庇蔭下(1793年9月2日wlO月6日)
第三十章 長城路上(1793年9月2日—5日)
第三十一章 在韃靼區(1793年9月6日—8日)
第三十二章 禮儀危機(1793年9月8日—9日)
第三十三章 贏啦!(1793年9月10日)
第三十四章 各有各的理(1793年9月10日)
第三十五章 衝擊波(1793年9月11日—14日)
第三十六章 覲見那天的早晨(1793年9月14日)
第三十七章 在皇帝腳下(1793年9月14日)
第三十八章 “萬樹天堂”(1793年9月15日—16日)
第三十九章 韃靼皇帝(1793年9月17日)
第四十章 但願慶典仍繼續(1793年9月17日—18日)
第四十一章 內宮秘史,床笫隱私
第四十一章 天氣轉陰(1793年9月19日—25日)
筆四十三章 迴到北京(1793年9月2日—30日)
第四十四章 遭難(1793年9月30日—10月2日)
第四十五章 禦座上的一捲紙軸(1793年10月3日)
第四十六章 君主給封臣的信(1793年10月3日)
第四十七章 扔人海裏的瓶子(1793年10月3日—4日)
第四十八章 “我們像小偷似的離去”(1793年10月5日—7日)
第四部分 真正的使命開始(1793年10月7日—11月11日)
第四十九章 遲到的答復(1793年10月7日—8日)
第五十章 一位文人大學士(1793年10月8日—10日)
第五十一章 天朝文書(1793年10月11日—15日)
第五十二章 勞動和日常生活(1793年10月17日—18日)
第五十三章 “破壞夷船”(1793年10月18日—20日)
第五十四章 “皇上對任何變化都錶示懷疑”(1793年10月21日—23日)
第五十五章 無與倫比的郵政(1793年10月20日—24日)
第五十六章 “迫使中國人挨餓”(1793年10月24日—28日)
第五十七章 乾隆發怒(1793年10月28日—11月1日)
第五十八章 用公雞祭河神的地方(1793年11月2日—6日)
第五十九章 蘇州,中國的半個天堂(1793年11月7日)
第六十章 被齣賣的未婚妻(1793年11月8日)
第六十一章 黑暗中的微光(1793年11月8日—11日)
第六十二章 “於嚴切之中,仍寓懷柔”(1793年11月11日—13日)
第五部分 峰迴路轉,希望復萌(1793年11月—1794年9月)
第六十三章 老傳教士的遺囑(1793年11月9日—10日)
第六十四章 在南方內地(1793年11月14日—17日)
第六十五章 逆來順受(1793年11月18日—20日)
第六十六章 一段旱路(1793年11月21日—22日)
第六十七章 “我國的造化”(1793年11月15日—72日)
第六十八章 一名官員當眾遭受鞭答(1793年11月23日—27日)
第六十九章 旅行者的失望和幸福(1793年11月27日—12月4日)
第七十章 標誌進步的火柴(1793年12月4日—6日)
第七十一章 南下廣州(1793年12月6日—14日)
第七十二章 那裏憎恨洋鬼子(1793年12月15日—18日)
第七十三章 廣州(1793年12月19日—23日)
第七十四章 會閤(1793年12月24日—1794年1月1日)
第七十五章 與外界聯係的修士和奸商(1794年1月1日—8日)
第七十六章 後衛戰(1793年12月29日—1794年1月13日)
第七十七章 明天的中國(1794年1月13日—15日)
第七十八章 中國人更興旺發達……(1794年1月13日—2月1日)
第七十九章 令人吃驚的軍事同盟要求
第八十章 處於戰爭狀態的海洋(1794年3月17日—9月6日)
第六部分 馬戛爾尼之後的一係列不幸
第八十一章 不再迷戀中國的歐洲(1794年—1816年)
第八十二章 蒂津——丟瞭臉的使團(1794年—1795年)
第八十三章 戈洛夫金——半途而廢的使團(1805年鞦)
第八十四章 阿美士德——被驅逐的使團(1816年—1817年)
第八十五章 聖赫勒拿島上戰俘的忠告(1817年6—7月)
第八十六章 鴉片換茶(1817年—1840年)
第八十七章 耀武揚威
第八十八章 內破裂(1850年—1911年)
結束語天文地理音樂鍾與景泰藍
附錄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我已不再愿听老人的智慧 而宁愿听到老人的愚行 听到老人对不安和狂乱所感受到的恐惧。 ——T.S.艾略特 历史是一剂猛药。 当我在首图阅览室某个隐蔽的书架上偶然找到《停滞的帝国》时并没有想起这点,只是...  

評分

評分

我已不再愿听老人的智慧 而宁愿听到老人的愚行 听到老人对不安和狂乱所感受到的恐惧。 ——T.S.艾略特 历史是一剂猛药。 当我在首图阅览室某个隐蔽的书架上偶然找到《停滞的帝国》时并没有想起这点,只是...  

評分

终于看完了这本500页厚的书,这是我早就关注的书了,但说实话,通读完并没给我所想象的震撼,现在毕竟不同于几十年前。但是的确它提供了一个外国人看中国的独特视角。 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对资料的占有,作者通过使团的文件和日记,传教士的通信以及连一般中国人都不得...  

評分

还有两本书是,一本是怀柔远人.还有一本就是马回忆录本身 佩雷菲特不是专业的历史学者,此书突出的其实是中国历史的停滞,认为中国自古以来其实没有什么发展变化,历史循环而已.并且结合毛时代的中国来说明中国历史的停滞性,所以魏菲德评价这本书说政治意味太浓,以至影响...  

用戶評價

评分

文明碰撞,一直是我非常感興趣的主題。前段兒時間讀茅海建老師的《天朝的崩潰》,受益匪淺;而阿蘭·佩雷菲特則將時間往迴又搗瞭半個多世紀——在堅船利炮之前,西方人本打算以外交和貿易叩開古老東方的大門。1793年,“世上最強大的國傢”與“天下惟一的文明國傢”麵麵相覷,“雙方都自以為是世界的中心,把對方推到野蠻人的邊緣”。馬戛爾尼發現自己鑽進瞭一座超級集權金字塔,他試圖對抗人類曆史上最牛逼的官僚機器、令人瞠目結舌的繁文縟節以及那些高深莫測的“套路”。可對於“不僅自視比他人優越,而且在生活中認為世上惟有他們纔存在”的“集體孤獨癥”,他又能如之奈何呢?佩雷菲特在全書開頭提齣瞭一連串問題,在結尾似乎有瞭答案:統治全球的將是世界上——現在已經發現,今後將互相依賴的世界——最為開放、最為靈活和無處不在的那個社會

评分

1792年,馬戛爾尼勛爵帶著700人的豪華使團從英國齣發,藉著乾隆八十大壽的名義,來中國談判,期望打開這個市場巨大的帝國大門。然而,西方人眼中已經沒落的大清,不僅傲慢地拒絕瞭他們的全部建議,而且讓這個新興的海上霸主感到瞭難以置信的羞辱…和平談判失敗後,鴉片戰爭似乎隻剩下時間的問題

评分

看外國人寫中國的曆史總是感覺怪怪的,從《鄧小平時代》到這本書可以看齣外國人對於曆史書籍的謹慎,各種殷實的史料。下一本該看《天朝的崩潰》,無縫對接!

评分

帝國將永遠停滯下去

评分

上個月看完 一直想寫點什麼 結果寫到一半寫不動瞭 這書讓我又重新思考瞭下幾年前聚會中討論的一個問題“中國是不是侵略性國傢?”也讓我重新審視中學曆史課本上“閉關鎖國”這四個字 曆史有鬧劇悲劇喜劇烏龍劇 半推半就無知無覺也就過來瞭 真應瞭螺鏇上升麯綫前進那句話 我越來越相信28定律 2在推動上升前進 8大多都是一筆糊塗賬 讓曆史更撲朔迷離 而那個10可能就是葉文潔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