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与真实、自由对话的访谈录。
她是央视记者,她说:叙述事实,而非评论。
她是清华副教授,她说:“使人困惑”,而非授人真理。
柴静、刘瑜,她们交集很小,但都因为践行自由精神而备受关注,也靠自身能力拥有公共领域话语权,并有不可小觑的影响力。有人推崇她们冷静、犀利,也有人嘲讽她们“端着”“自由女神。”她们备受喜爱也饱受争议。众说纷纭中,哪一个才是最真实的?
访谈录中,两位女性展现出令人惊艳的成长经历和思维角度。或许正如刘瑜所说,一个人也要像一支队伍,对着自己的头脑和心灵招兵买马,不气馁,有召唤,爱自由。"
赵涵漠
原《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记者,现为《人物》杂志记者。2009年硕士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文化及宗教研究系。
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2009年香港中文大学硕士毕业,后加入《中国青年报》工作,是《冰点周刊》最优秀的新生代记者。她擅长时政、社会公共与文化领域报道,文本优美流畅,兼有思想深度。在2011年“7.23”动车事件中,她的作品《永不抵达的列车》引起极大反响。
包丽敏
2000年清华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2003年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毕业,2003年8月进入中国青年报社,2004年6月进入《冰点周刊》担任记者,历任《冰点周刊》编辑、副主编,《中国新闻周刊》执行副主编,青年参考主编。代表作品《火车惊魂记(乘客版)、《无声的世界杯》(2006年南方周末年度致敬之最佳特稿)、《万家灯火为谁熄灭》、《让总统们头疼的女人》、《陈丹青:我不想再待下去了》、《报人“转会”》等。现任中国青年报旗下思想者栏目主编。
我喜欢的女人们 Posted on January 8, 2010 by San Souci 曾一度疯狂地想剪短发,却不知此念头从何而来,某天灵光一现,原来我喜欢的女人们都是短发呢。 这里所谓我喜欢的女人们,都不是生活中的人物,大多数我未曾谋面过,只是通过她们的文字,照片, 演讲,和荧幕中的...
评分喜欢柴静,看完这本书也喜欢上刘瑜。人与人之间有一个恰当的关系,关切超过了恰当就是冒犯。不因为你是一个记者,就有权逼问所有的问题。 冷静而又克制,是这本书折射出来的最多的东西。自由是你可以选择听或者选择不听,而不是你必须去面对那些反对的声音。 刘瑜对微博的观点...
评分 评分刘瑜说:「自由主义首先是一种气质,其次才是一种观念。如果你没有一种包容不同意见的能力的话,那么实际上你很可能成为自己反对的人。」这让我想起了胡适在关于“容忍与自由”的演讲中所提到的:「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 我认为自由大概是来自个人...
评分为了出书而出书的一本小书,没有任何值得花时间汲取营养的成分,如果你之前全面读过柴静和刘瑜的东西。你不能直接把直接把几段话的访谈直接转录成文字就称之为一本书了吧:( 另外,非得说些正面的话的话就是,只言片语的文字中还是可以透出两人的不同特点:刘瑜思维比文字快,...
被中间的X骗了,柴静和刘瑜这两位在书里的唯一交集就是短发!4-23,4.19读毕
评分公交车上第一本。内容很少。
评分说实话柴静我不太喜欢,说话太绝对,没有迷茫,过度从容,感觉她把自己包装的太过用力了。相反的我一直很喜欢刘瑜,做学问的跟搞媒体的给人感觉就是不一样,言之有物。
评分柴静部分0.5分,刘瑜部分2.5分,综合得分1.5分。
评分说实话柴静我不太喜欢,说话太绝对,没有迷茫,过度从容,感觉她把自己包装的太过用力了。相反的我一直很喜欢刘瑜,做学问的跟搞媒体的给人感觉就是不一样,言之有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