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對魯迅《野草》進行的係統解讀與研究。作者在藉鑒和吸收前人成果的基礎上,以細讀的方法逐篇分析文本,結閤豐富翔實的史料考辨,對《野草》進行瞭兼具實證性與開創性的曆史研究與審美批評。
本書兼顧文本細讀的方法與整體研究的眼光:不僅深入評析每一文本的思想主題、意象情緒、藝術風格等問題,同時更勾連相關史料,力圖還原曆史現場,以考察作者的寫作背景與意圖,並將具體文本置於魯迅思想與藝術發展的脈絡中,以及現代思想與現代文學發展的大背景中,從而在更為寬闊的視野中探討《野草》的重要性、獨特性,及其與時代曆史的關聯性。
本書新見迭齣。如對《野草》的"自畫像"性質的討論、對《野草》中體現的魯迅文學觀的分析,以及對《求乞者》、《我的失戀》、《立論》等篇章的獨到見解,都是發前人所未發,構成瞭對《野草》研究的推進。
張潔宇,1972年12月生於北京,1991年起就讀於北京大學中文係,2002年獲文學博士學位。現為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人大復印資料·中國現代、當代文學捲》主編。齣版有《荒原上的丁香——1930年代北平“前綫詩人”詩歌研究》、《“文化古城”與“京派”詩歌》、《圖本鬱達夫傳》、《毛澤東與郭沫若》、《文邊小語》 等書。在《文藝研究》、《魯迅研究月刊》等刊物上發錶論文數十篇。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考前一兩天不願意再背書,就在圖書館架子上隨便抽瞭幾本書看,有這一本。今天考試考瞭《鞦夜》文本細讀,沒有給齣文本,印象還是很模糊瞭。
评分最愛《希望》,沒有理論的文本分析
评分看得齣這本書受孫玉石的細讀方法影響很深,但又能在前人基礎上有自己的見解。不知道現場授課的效果會否勝過純粹的紙上閱讀。
评分這本書的特點是以魯釋魯、從人到文以及以史證詩。舉例來說,為瞭闡釋“平安”(《希望》),窮盡魯迅所使用的“平安”語項;為瞭解釋“風箏”、“死火”,找到其雛形性質的“前文本”《我的兄弟》及《火的冰》,作為互文係統,魯迅的文章得到相互印證和闡釋;其次,魯迅的寫作是“為人生”的,是麵嚮人生的,是魯迅對其所處時代的發言,所以關注寫作背景和寫作心態,以曆史和人事糾葛分析文本中語言黑洞。值得再讀!
评分丟掉西方理論後的“純文學”解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