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的命运

中国文化的命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信出版社
作者:梁漱溟
出品人:
页数:197
译者:
出版时间:2013-5
价格:35.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508639154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梁漱溟
  • 中国文化
  • 中国研究
  • 社会学
  • 中国人
  • 文化
  • 中国
  • 儒学
  • 中国文化
  • 文化史
  • 历史
  • 哲学
  • 社会
  • 文明
  • 传统文化
  • 文化反思
  • 中国历史
  • 文化认同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中国文化的命运(珍藏版)》是梁漱溟长子梁培宽先生整理编辑的梁漱溟文稿,其中三分之二是未曾公开出版的遗稿,时隔七十年之后第一次呈现给读者,内容主要是议论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及其对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塑造的影响,并用中西比较的视角,观察两种文化的根本不同,几十年前的见解远超过今人的庸论。《中国文化的命运(珍藏版)》可为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提供一个最有价值的读本。梁先生在几十年前对中国和中国文化诸多问题的思考,可启发我们去积极思索:在未来30年,中国文化到底将走向何方。

作者简介

梁漱溟(1893——1988),原名焕鼎,字寿铭,又字漱冥,后以漱溟行世。中国现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有“中国最后一位儒家”之称。其主要著作包括:《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乡村建设理论》、《中国文化要义》、《人心与人生》等。

目录信息

代序 “注意中国传统文化”“顺应时代潮流”(代序) 梁培宽
第一辑 中国文化的命运
一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自序
二 以为这问题还远的不对
四 中国人则怎样
五 中国文化个性殊强
六 西人所长吾人所短
七 宗教在中国
八 中国以道德代宗教
九 两种理和两种错误
十 中国民族精神所在
十一 人权自由之所以不见
十二 中国文化五大病
十三 中华民族是人类一奇迹
第二辑 社会演进上中西殊途
一 社会构造是文化的骨干
二 近代西洋社会生活
三 最近潮流之转换
四 对照来看中国社会
五 试解释其所以然
六 文化之形成和变迁
七 中西文化的分水岭
八 希腊罗马古代社会
九 基督教的精神
十 集团生活之血底锻炼
十一 欧洲中世社会
十二 基尔特制度
十三 城市自主
十四 何谓集团生活
十五 中国之缺乏于此
十六 中国民族性的缺点
十七 中西社会构造不同
十八 伦理本位底社会
十九 职业分途底社会
二十 伦理本位与职业分途
二十一 人生态度之特点
二十二 最大之偏失
二十三 人生第二态度
第三辑 发挥中国的长处以吸收外国的长处
一、中西文化长短之比较
二、西洋文化的长处在人对物
三、何谓民主
四、中国人究竟缺乏什么
五、西洋人团体生活之发展及转变
六、今天世界文化之三大类型
七、中国何故无民主
八、世界今后文化之新趋势
九、中国民族精神两特点
十、以中国精神引进团体组织
十一、以团体组织运用科学技术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名字题材大得我都不好意思读,中国文化的命运!还是希望中信出版社不要用这种噱头式的副标题:“尘封七十年的遗稿首次呈现,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最有价值的读本”。“最有价值”这类广告词简直就是⋯⋯叫卖 梁的思想还是全在《人心与人生》里更全面更完善。 梁这一代文人,...  

评分

这本书,连同费孝通的《乡土中国》,我反复读了三遍。 二位真正了解中国文化、社会、制度的大家,见识有太多共通之处。 梁老在我心中为现代中国为数不多的几位“士”。 此书修正了我从现代社会的浮躁中得来的许多歪理邪说。 东方之于西方,原来梁老在那时已经说得如此清晰,对...  

评分

看通了,但是认真的说,但是只能看通梁先生一半的文章。。。也许5年后能看懂一半。。。。。。 可能梁先生是经过了这个国家动荡岁月的人,前文言、后白话,却也看的滋滋有味,而且通篇让人感觉中国的文人墨客们百年来苦苦追寻、考验、辩论如何解出中国的富强文明之路从未停歇,...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恕我孤陋寡闻,中国学者在民国时期对中国传统文化还是相当自信的,看到与西方文化的差异但并不觉得低一等。而现在的教育给我们文化不自信,应该推广文化自信心的教育和倡导。

评分

1月份读书会。文风不喜。

评分

1月份读书会。文风不喜。

评分

几十年前的见解,如今来看,依然真知灼见光芒万丈。

评分

几十年前的见解,如今来看,依然真知灼见光芒万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