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讨论“世界”“东亚”与“中国”、“学术”与“政治”、“认同”与“拒斥”、“国别史”与“区域史”这样一些大问题。
葛兆光,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研究生毕业,曾任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现为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院长,历史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是中国宗教史、思想史和文化史。著有《禅宗与中国文化》、《道教与中国文化》、《中国禅思想史》、《中国思想史》(两卷本)、《屈服史圾其他:六朝隋唐道教的思想史研究》、《西潮又东风:晚清民初思想、宗教与学术十论》等。
1国家民族的心理学: 书中说到唐代的书籍出境,确实有种令人怀念的王者气象,唐对于当时周围国家遣唐使、留学生、僧人回国时带走大量中国书籍毫无限制,连那些不登大雅之堂的《游仙窟》《素女经》《玉房秘诀》也任由他们抄去带走,并不觉得这些有辱天朝上国斯文,或者泄露国家...
评分简单说说上周读的葛兆光先生《宅兹中国》一书。 这本书虽然2012年才出版,但其中的文章大都是在2000年到2010年这十年间写成的,作者将其勒为一编,整合为一个关乎“宅”问题的书,并非随意结集,而是有着特定的意图。 “宅兹中国”这个题目取得相当准确,作者说...
评分太学术化,太罗嗦。。。 另外,一些概念很随意,,,没有明确定义,, 再就是一句简单的话,总喜欢用一些学术的语言包装后,让人看起来费尽,,其实意思很简单的。。。 不明白为啥不好好说话。。。
评分 评分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是:宋代当时的“边界”究竟具有怎样的概念内涵,而宋代之前和宋代之后的“边界”的意义又是如何呢? 我们如今对“边界”(以及更广义上的“边疆”)的认识往往交织着历史学的视角以及西来的法学的视角,不大容易厘清。
一本“伪专著”,其实是发表过的论文集,起个书名,加个前言后序,跟李泽厚的思想史系列一样。真是为葛兆光惋惜,以他对于中国民族主义形成的理解和学术水平,若是潜心研究这个专题几年,多加材料,花多一点时间写,是可以成为一部《想象的共同体》那样的专著的。此书虽然在大陆同类著述里算是佼佼,可惜内容不统一,零碎感严重,读到后来明显感觉后劲不足,难道是为了凑论文数不得已而为之?
评分这么点字还写得这样主题涣散、废话连篇
评分sanbilly说某种程度葛兆光是中国最具“国际视野”的学者——故事凑合,理论还是一坨屎
评分对理论问题不能以“一种感觉”来代替论辩
评分对理论问题不能以“一种感觉”来代替论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