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讨论“世界”“东亚”与“中国”、“学术”与“政治”、“认同”与“拒斥”、“国别史”与“区域史”这样一些大问题。
葛兆光,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研究生毕业,曾任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现为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院长,历史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是中国宗教史、思想史和文化史。著有《禅宗与中国文化》、《道教与中国文化》、《中国禅思想史》、《中国思想史》(两卷本)、《屈服史圾其他:六朝隋唐道教的思想史研究》、《西潮又东风:晚清民初思想、宗教与学术十论》等。
作者的理论出发点是中国一直没有解决传统天下观和近代引进的西方民族国家理论之间的矛盾。边疆中国意识不强的隐患从很早就已经埋下,宋代起有了一个转折口,至今没能妥善解决。 前面还要按照老师报告分工,狂写内外服制的天下体系,所引起的无边疆意识。 葛兆光教授在其《宅兹...
评分太学术化,太罗嗦。。。 另外,一些概念很随意,,,没有明确定义,, 再就是一句简单的话,总喜欢用一些学术的语言包装后,让人看起来费尽,,其实意思很简单的。。。 不明白为啥不好好说话。。。
评分葛兆光说古代中国以文化认同我深以为然,然对其论述宋代中国出现疆域意识论证中国民族国家形成不同于西方却有不同看法 所谓民族国家,首先发端于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尤其是法国大革命之后,其趋向有对内对外两个方面,对内体现在以国民意识取代臣民,以国民权力取代国王和贵族...
评分这是一本聪明人写的书。书中基本上都是利用二手资料或他人研究的讨论和再讨论,原创不足而空疏难免。但是,它的长处不在于深入细致、探微发覆,而在于指出了一个虽浅显却重要,并且常常让人惑于其中而不自知的问题:作为一个中国的中国历史与文化研究者,应该如何理解中国...
评分这是一本聪明人写的书。书中基本上都是利用二手资料或他人研究的讨论和再讨论,原创不足而空疏难免。但是,它的长处不在于深入细致、探微发覆,而在于指出了一个虽浅显却重要,并且常常让人惑于其中而不自知的问题:作为一个中国的中国历史与文化研究者,应该如何理解中国...
虽然扎实但资料太多,问题太大,篇幅太短,很多问题只是草草带过,结果像随笔不像学术作品了。“何为中国”的问题设置也被各种的文献综述淹没了。最后看上去反倒像一个跨学科倡议书。总之就问题而言失之于简单了。
评分读第一编,感觉作者重建“中国史”的气魄很大,读第二三两编,变成中日史学史比较。到结论,感觉是“从周边看中国”的课题论证。从材料到观点都不新鲜。总的来说,就是一本中国学者写的东洋史入门读物。
评分虽然扎实但资料太多,问题太大,篇幅太短,很多问题只是草草带过,结果像随笔不像学术作品了。“何为中国”的问题设置也被各种的文献综述淹没了。最后看上去反倒像一个跨学科倡议书。总之就问题而言失之于简单了。
评分交错的视野,学者的敏锐,一览无遗
评分大量材料却没堆砌出有新意的观点,整体可称为杂乱无章,也怪这个选题太过庞大吧,大就难避虚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