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是英语文学最高奖布克奖获奖作品。无论生活还是时代,都是一个很大的命题.足以构筑出一部洋洋洒洒的宏大叙事,而库切却似乎更偏爱寓言的精巧结构和开放式思考。他井不捕捉整个历史奔跑的身影,而是炫技般地伸出手去,扼住了历史的某个部位,然后冷玲地向所有人发问:这是一种怎样的生活?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
库切,1940年生于南非开普敦,并于2002年移居澳大利亚,任职于阿德莱德大学。从2000年的获奖者高行健开始,到其后的奈保尔、凯尔泰斯,直到今天的库切,瑞典皇家学院连续4年把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第三世界国家的作家或者有第三世界国家背景的移民作家,这既反映了诺贝尔文学奖国际化的视野,也对应了近年来移民文学在世界范围内的文学热潮。主要作品有《等待野蛮人》、《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彼得堡的大师》、《童年》、《耻》、《青春》、《伊丽莎白·科斯特洛:八堂课》等。库切曾获得包括布克奖在内的多种文学奖项,并于2003年获膺诺贝尔文学奖。
前段时间看的《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没有太大的感触,这几天读到康德的自律性才恍然回想起K,这个跟卡夫卡《城堡》中名字一样的K,却与那个不断寻找、不断接近却始终徘徊的同名者有着相反的无奈,他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远离,却一次次被拉回来。 康德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拥...
评分回归野蛮,是读此书的一个印象,或者说是我自以为是造出的概念。 小说主题之一是战争,虽然对于这种回归,我更愿意认为它是来自社会之人本性里的孤独,而不只是战争造成的结果,但其实战争是社会机器运转的产物,是社会生活的另一种延伸。 迈克尔K行走、追寻,为了回到母亲的家...
评分这部书有一个有趣之处:现实性愈强,寓言味愈浓。 开始的部分我把它看成一个孝子和母亲一同还乡的自然之旅,像是圣母和圣子一样,在底层挣扎之余还透露着一点远方的熹微,K和母亲的独轮车不禁使我想起布莱希特的戏剧《大胆妈妈和他的孩子们》,那是一辆在战争中奔向自然的自由...
评分所谓的好书好电影必须具备让人拥有不同生活体验的特质,极端并非全部出自急躁。 K的所有经历和思想总是不停提醒我,不同生存哲学这一词语。战乱纷飞民不聊生的社会环境,即使没有亲身经历过,可那种恐慌和绝望的感觉却清清楚楚。刚开始会觉得整部作品笼罩着战争带来的...
评分这个新年里,在北京平安大道的病房里,伴随着病友的呼噜声,我看完《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病友的呼噜声给人恐怖的感觉,如果说贝多芬是“扼住命运的咽喉”,我的病友给人感觉是有人扼住了他的咽喉,呼噜声忽而尖利,忽而沉重,让人时时担心他这一刻马上要窒息了,但旋即又...
医生那一部分是神来之笔。
评分战争荒岛中的鲁滨逊故事。#2013读书记录
评分战争荒岛中的鲁滨逊故事。#2013读书记录
评分十六年前描绘真实的种族隔离,十六年后指出种族矛盾,给新制度泼冷水。唯有真诚和良知才是库切的信仰。
评分「如果命运要他经受疯狂,他自己的疯狂将是另外的样子——安静的,不显眼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