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於1939年首度出版,被公認為彼得.杜拉克思想基礎的重要著作。這本書出版後不久,在邱吉爾擔任首相時,就把它列為英國的年輕人必讀的書籍。
書中對於二次大戰後的社會、政治變革做了許多預言,包括希特勒將會屠殺猶太人、史達林和希特勒簽署協定……等等。之後這些預言果然成為事實。杜拉克還試圖探討歐洲極權主義的源起,並追溯資本主義、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這些歷史上重要的信仰,對大眾帶來的影響。
不管從政治、歷史或社會的角度看來,本書都可稱得上是難得一見的經典鉅著。由現在的讀者來看,除了可以想見兩次大戰期間的政治社會情勢,也能透過杜拉克具有洞察力的社會性分析,反思如「納粹主義」、「法西斯主義」這些大家熟悉卻知之甚少的名詞背後的問題。
推薦序──許士軍
推薦序──劉大年
序──一九六九年版
前言
第一章 反法西斯主義的錯覺
第二章 群眾的絕望
第三章 惡魔再現
第四章 基督教會的落敗
第五章 極權主義的神話
第六章 法西斯主義下的非經濟社會
第七章 是神話還是妄想?
第八章 未來情勢:東西對抗?
彼得•德鲁克(Peter F. Drucker ,1909-2005),生于维也纳,先后在奥地利和德国受教育,1937年移居美国,以教书和咨询为业,在管理界是一位受人尊敬的思想大师。德鲁克一生笔耕不辍,著书三十多种,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文章三十余篇,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杰克•韦尔奇、比尔•盖茨等人都深受其思想的影响。《纽约时报》称赞他为“当代最有启发性的思想家”,《经济学人》则盛赞道:“假如世界上真有所谓大师中的大师,那个人的名字,必定是彼得•德鲁克。”
早已从吴伯凡先生那听闻作为管理学大师的彼得•德鲁克,这本他三十岁前写就的社会学著作《经济人的末日:极权主义的起源》(1939年正式出版)着实让我感到惊艳。因为他的涉猎广泛(历史、政治、经济、哲学、宗教、文学等)也因为在当时他就其对极权主义提出了非“主流”的见...
评分读过汉娜·阿伦特《极权主义的起源》的读者无疑都会被其中从“反犹主义”、“帝国主义”和“极权主义”的丰富事实所震撼。阿伦特作为一个对20世纪上半叶深有体验的学者,在1949年写成该书时认为,极权主义把人区分为“理应消灭的人种或阶级”,以“集中营”或“劳改营”为场所...
评分 评分作者高屋建瓴,独树一帜,对欧洲极权主义起源作出了令人信服的分析。一举颠覆了诸多对纳粹和二战的”世俗“反思观点,令人叹为观止。 对于一个复杂的问题作出的任何独断式、单一式解释都是智力上的缺乏或者懒惰。智慧的获取除了个人天赋的作用,也要看博取众家所长。 还有一点...
评分先记录几个有感触的句子: 1. 亚洲社会的发展与现代化,是扎根在《经济人的末日》的社会和经济之中。 〉旧社会已死,新社会还没有建立起来。在一片喧嚣与混乱中建立的新中国问题百出也不足为奇。 2. 本书认为纳粹主义及法西斯主义是蔓延欧洲政治体的疾病,且马克思主义也不是救...
一本極好的,修正你許多傳統而錯誤觀念的書。強烈推薦。
评分“經濟人”即是完全依據經濟利益來行事的社會參與者,他們建立并維繫了資本主義歐洲相當長的一段時間的運行。杜拉克在本書中闡述了納粹這種極權主義在歐洲興起,源於經濟社會的現實和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破滅,納粹通過對現有制度的破壞,迫使人們在一種反常的狀態下接受了它,而作者也預言了與納粹本質類似的蘇聯必會與納粹德國聯盟,後來歷史也印證了這一點,4顆星
评分出版不了,中间有一章马克思的落败,假装读过
评分讀完繁體電子版太不容易了...
评分第三帝国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都是经济人逻辑下的产物,极权主义则狂飙突进浪漫主义,将经济阶级改造成社会阶级,全民加入一体化,经济人进化知识人。看起来是预测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苏为德提供石油、橡胶、谷物,39年旋即闪击波兰,而后占领巴尔干、拿下乌克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