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观历史:1957-1965》内容简介:建国初期,究竟是一段怎样的岁月?获得新生后的民众在改天换地的豪情中,经历了怎样的曲折坎坷?历次大规模的运动中,个人命运发生着怎样戏剧性的变化?党和人民在探索的道路上,经历了怎样的波折和迷茫?作为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整风整社运动、四清运动的当事人,作者依据当时的主流意识,以日记的形式,从个人视角记录了历次运动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带我们走进那段不平凡的岁月,重温历史,感受时代脉搏的跳动,以及特定历史时期真实的社会风貌。这些日记,既是火热年代平民的心灵史,更是时代的活化石。
祝伟坡:男,1935年出生于河北省魏县,中共党员,河北师范大学副教授,历史学者。早年曾研究外国文学,后主要研究中国近现代史。曾出版《踏步集》,并在《光明日报》《中共党史研究》《中共党史研究资料》《河北学刊》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还曾在《光明日报》《天涯》《温故》《老照片》《中华读书报》《书摘》等报刊发表散文多篇。
一个人的日记能够出版,即便不是大家,也应该是名人,因为只有这些人的日记对他人才有价值,才会有人看。但祝伟坡先生却打破了此中规律,作为一个在学界算不上非常知名的历史学教授,他新近出版的个人日记《微观历史:1957——1965》,却着实火了一把。在百度上搜索“祝伟坡”...
评分一般来说,日记是很私密的东西,也会比较真实地反映当时的状况,如果是作家或名人写的,也许大家会很感兴趣,还想从中看到一些文学性和其生活的轨迹。而看这本书是中的日记,并不是这样的,作者不是什么名人,但肯定是一个文字工作者,他是新中国成立后一个普普通通的平凡人,...
评分一个人的日记能够出版,即便不是大家,也应该是名人,因为只有这些人的日记对他人才有价值,才会有人看。但祝伟坡先生却打破了此中规律,作为一个在学界算不上非常知名的历史学教授,他新近出版的个人日记《微观历史:1957——1965》,却着实火了一把。在百度上搜索“祝伟坡”...
评分对于“大跃进”和公社化运动这段历史,我更多是从一种被清理被破坏的视角里了解到这段历史,看得更多的是那个特定时代对人的迫害。而祝伟坡老先生的这本日记合集,则是以当时作为一名又红又专的热血青年,在这些轰轰烈烈的运动中,作为一名党员积极分子,记录下的当时个人日记...
评分一个人的日记能够出版,即便不是大家,也应该是名人,因为只有这些人的日记对他人才有价值,才会有人看。但祝伟坡先生却打破了此中规律,作为一个在学界算不上非常知名的历史学教授,他新近出版的个人日记《微观历史:1957——1965》,却着实火了一把。在百度上搜索“祝伟坡”...
翻着看的。文人党员的意识流日记。看点少,较乏味,整篇的自我激励自我反思自我意识,几乎看不到作者真实的生活状态。只能说提供了一个新角度。
评分花了几个小时把这本书阅读完,心里希望发现恶劣的历史错误罪证,企图挖掘作者内心郁结难解的心理状态变化,本以为会描写的故事会是残酷无情的,记录的心路是沉郁反思的,结果证明我错了. 作者整理的十年日记全市是工作与生活记录,平淡如同风卷残云,不留一丝耐人寻味的痕迹.标题如此契合主题,因为重读那段历史好似在显微镜下观看到了平时不曾见过的病菌,发现它正在继续吞噬未被免疫的细胞,也正在被健康细胞攻击,作为观看者却因能力问题无法消灭它,只能警醒自己避开它,认真的生活在延续影响今天的昨天的当下.
评分很难想象57-65乃至文革时期的历史。 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时代?到处都是政治为纲,出身论。 只有了解当初的黑暗,才会珍惜现在的生活。 但愿那样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评分翻着看的。文人党员的意识流日记。看点少,较乏味,整篇的自我激励自我反思自我意识,几乎看不到作者真实的生活状态。只能说提供了一个新角度。
评分没读完,感觉什么旧时代日记都能出版一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