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与革命

乡村与革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吕新雨
出品人:
页数:292
译者:
出版时间:2012-11
价格:35.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61799451
丛书系列:“旧邦新命”丛书
图书标签:
  • 吕新雨
  • 农村
  • 乡村问题
  • 历史
  • 当代中国
  • 农村改革
  • 中国
  • 政治学、人类学与社会科学
  • 乡村
  • 革命
  • 社会变迁
  • 农民运动
  • 历史研究
  • 中国革命
  • 地方志
  • 农村发展
  • 意识形态
  • 阶级斗争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我们究竟要建设怎样的农村?是新自由主义式的土地彻底私有化、农业全盘商业化,如那些大房地产商任志强、潘石屹之流所梦想的让大资本下乡,让农民全部成为雇工,彻底完成乡土中国的现代化改造,还是以党的新农村建设政策为引导,立足中国农业小农经营的实质,在包产到户的基础上,坚持土地国有制,完善土地承包制,加强集体所有制,创造多种劳动联合以及资金、种子、灌溉、农机、营销等方面的合作形式?

《乡村与革命》并没有武断地、甚至最后也没有来告诉我们她心目中的答案,而是沉稳地回顾了美国和苏俄农业发展的历史,展示了美国农业成功发展并良性反哺工业的实质,以及苏俄农业发展的失败的根本原因。通过这些实质性的展示,凡是有良心的、有判断力的、爱国的中国人,自然能做出一个合理的选择。

在《乡村与革命》中,作者告诉我们,美国农业的成功,在本质上与农业无关,美国农业的成功是帝国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成功。在一开始,美国政府通过残酷屠杀了几乎整个北美大陆的印度安人种群后,拥有了无限广阔国有的“无主土地”,然后,通过国家资本(政府的大规模补贴)和私人财团大资本的源源不断的投入、持续百来年的黑奴的贩卖、全球自由贸易、军事霸权和战争,以及20世纪以来的经济殖民主义,以非洲大陆的凋敝、第三世界农业的衰败为代价,获得了美国农业的强劲发展,成功地反哺了美国工业的发展。美国的成功是显而易见的,美国的成功也是特殊的,没有以上这些特定的历史条件,这些血腥的代价,以及美国的世界性的霸权,美国的农业是不会仅仅由那些自耕农推着小推车就自由地发展壮大起来的,这个说法就好比市场经济中所谓看不见的手,都是资本主义的忽悠人的神话。

在《乡村与革命》中,作者还回顾了苏俄农业发展的历程。作为一个后发国家,从俄罗斯到苏维埃的建立是有其历史必然性的,这一点在农业的发展政策上也能看得很清楚。但是,当苏俄以集体农庄的方式组织大规模生产之际,对内缺乏资本的投入以及劳动力的补充,对外缺少市场的倾销,以华约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内部流通无法抗衡欧美的全球化的力度,最终,当苏联农业一度出现问题的时候,就不得不以黄金来购买美国的小麦。这是冷战时期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可见对于一个大国而言,独立的粮食生产,与自主的粮食安全有多么重要。农业上的衰败,完全不足以依靠工业的现代化来弥补,相反,只有农业成功地反哺了工业,一个国家的发展才能走上正轨,英国如此,美国也一样,而作为一个后发的民族,在经过了向资本主义的老牌帝国挑战整整70年后,俄罗斯人失败了,他们的失败相当值得同情,他们的经验和教训也是我们必须吸取的。

如今的中国,已经深深地卷入了欧美构建起来的全球化时代。作为一个后发国家,我们既没有无限的土地可供大规模开发,也没有殖民地进行系统的倾销。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的农业还缺乏强大的国家补贴政策的保护,目前工业对农业剩余人口的吸纳也已经达到饱和。苏俄式的做法,我们在历史上已经尝到了失败的教训,而放弃以土地国有制为前提的土地承包制度,在土地个人私有制的情况下,让大资本(何况所谓的大资本,已经深深地打上了国际资本的烙印)的下乡,目的当然是资本主义式的,以最大的利润为指向,既不会更多顾及粮食安全,也不会考虑失去土地的农民在从城市退出后的出路,南美的单一作物经济,还有菲律宾和里约热内卢的贫民窟,已经给我们做了最好的榜样。

通过本书的历史的回顾,结合我们当下的情况,中国未来的农村究竟应该如何建设,想必道路已经非常明确。虽然满怀激情,但作者的写作理性严谨,论述建立在相关的历史文献、经济学研究文献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作品的基础上,史论有据,结论有力,有的放矢。

作者简介

吕新雨,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广播电视系主任,复旦—金史密斯纪录影像研究中心(Fudan-Goldsmiths Documentary Research Centre)主任,复旦大学视觉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著作有:《神话·悲剧·<诗学>——对古希腊诗学传统的重新认识》、《纪录中国——当代中国的新纪录运动》、《书写与遮蔽——影像、传媒、文化论集》等。

目录信息

序(林春)
农业资本主义与民族国家的现代化道路
一、列宁的“美国式道路”理论与俄国一苏联的农业资本主义
二、美国的“美国式道路”及其农业资本主义的全球霸权
三、“普鲁士道路”、军国主义与后发资本主义农业
“东方封建专制主义”与中、俄(苏)20世纪的革命与道路之辩
一、“关中模式”与列宁的“美国式道路”
二、马克思主义“封建观”与秦晖的“分家”理论
三、赫鲁晓夫与勃列日涅夫时代的农业问题
“亚细亚专制主义”与20世纪的中、苏(俄)革命与道路之辩
一、究竟什么是“雅典(罗马)道路”?
二、“亚细亚东方专制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学说
三、“亚细亚生产方式”与20世纪的中、苏(俄)革命与道路之辩

四、结语:中国能够“脱亚人欧”吗?
附录
农民、乡村社会与民族国家的现代化道路
民工潮的问题意识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吕新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本书则不像是新闻专业的教授,而是像一位农村问题专家的论著了。这本书是一本论战著作,内容是针对秦晖的农民问题研究,针锋相对地提出了自己的立场和看法。三篇文章澄清了秦晖的三个论点,第一个澄清了普鲁士道路和美国道路问题,第二个澄清了东方专制主义的问题,第三个澄清了亚细亚生产方式。先说第一个问题,秦晖认为普鲁士道路是国家支持容克贵族完成资本主义改造,美国是国家支持农民完成资本主义改造,因此应该反对普鲁士道路,支持美国道路。吕新雨认为,普鲁士和美国道路并无区别,事实上都是国家支持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核心在于土地国有化还是私有化的问题,从产权问题入手,揭示了秦晖的谬误。后两篇其实都是针对秦晖的中国专制主义问题展开。吕新雨指出土地问题的普遍性,而不是中国特色。很值得玩味。

评分

惭愧,一年前买的书刚看完。林春的序,吕新雨的文字虽然不像林所说般“清新”,但讨论的都是大问题、真问题,眼界开阔,论据扎实,跟秦晖的论辩有理、有据、有节,还是位女先生,真真让人钦佩。向她学习。PS:另一本《乡村与国家》怎么不见出了?

评分

第三篇的亚细亚生产方式有点弱。还是写快了。

评分

非常推荐,对现在中国流行的新自由主义思想进行了反思和批判。资本与市场并非万能。美国,日本的农业历史给我们以足够的警示。自由市场虽好,但并不一定能解决中国所有问题。原文中的一句话:中国现代化的历史就是农民被“他者”的历史。

评分

史据充分,论点清晰。对比了美国德国俄国等国的发展道路,值得借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