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思与惑

哲学的思与惑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译林出版社
作者:[英国]爱德华•克雷格
出品人:
页数:276
译者:曹新宇
出版时间:2013-1
价格:25.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4729802
丛书系列:牛津通识读本
图书标签:
  • 哲学
  • 牛津通识读本
  • 哲学入门
  • 牛津通识
  • 通识阅读
  • 英国
  • 英汉对照
  • 精神食堂
  • 哲学
  • 思考
  • 困惑
  • 智慧
  • 人生
  • 探索
  • 思辨
  • 疑问
  • 理性
  • 觉醒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哲学是什么?哲学有什么用?如果诸如此类的问题曾让你感到困惑不解,本书将是理想的入门引论。作者克雷格认为,哲学并非一个曲高和寡的陌生领域,它不过是对平常世事的深化和拓展。另一方面,哲学思考又不仅仅是一种智力消遣,它还对人类的现实需求和重大问题作出了回应。

克雷格精心选取了一些关键文本与主题,并以明晰的风格与平易的笔调引导读者去步步接近,领悟探究;这些文本与主题表明,哲学活动并非仅限于学院书斋,它本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关切的对象。

——里丁大学 约翰•科廷汉姆

作者简介

作者

[英国]爱德华•克雷格 剑桥大学奈特布里奇哲学教授,丘吉尔学院研究员。曾任汉堡大学、海德堡大学、墨尔本大学访问学者。著有《神的心灵与人的成果》(牛津大学出版社,1987)、《知识和自然状态》(牛津大学出版社,1990)。

序言作者

徐友渔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1982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哲学硕士学位。发表《“哥白尼式”的革命》《形形色色的造反》《告别20世纪》《不懈的精神追求》《重读自由主义及其他》等著作十余部。

目录信息

1 哲学之简介1
2 我应该做什么?12
3 我们如何知道?26
4 我是什么?38
5 一些主题49
6 关于“主义”67
7 一些更重要的观点83
8 有什么?为谁?112
索引132
英文原文139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序言 徐友渔 英国剑桥大学教授爱德华•克雷格所著《哲学的思与惑》(原名为《哲学:非常简明导论》)作为通识读本中的哲学卷,是很合适的。这是一本为普通人写的哲学入门书,首先说的是哲学就在我们身边,或者更准确地说,任何人都有自己的哲学。作者以这种方式来打破人们对...  

评分

刚刚看完《Philosophy》,这是我第一本看完的英文书,用了一个假期,虽然它很短,在看到最后一页的时候,却是一种不舍。作为哲学教授,Edward Craig从一开始就表明在这样短短的作品中难以写完哲学的全部的,只是一个very short introduction。从离不开的柏拉图到印度哲学到休谟...  

评分

哲学到底是什么?这个名词是很难解释的,如果你对这个问题十分地急于求解的话,想必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读一下哲学史。哲学就是一部哲学史,知道了哲学史,才能更好地了解哲学。 本书讲了柏拉图《格黎东篇》中描述了苏格拉底被执死刑之前与格黎东之间的对话,苏格拉底坚持自己的选...

评分

文/吴情 长期以来,哲学(Philosophy)面临着两种境遇,要么被束之高阁、无人问津,像某些人所说的,“买菜会算账就行了,弄什么哲学”;要么就成为显学、举世瞩目,恰如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法国,即便是小市民,也津津乐道让·保罗·萨特(Jean Paul Sartre)的存在主义。...  

评分

本书以柏拉图的《格黎冬篇》来说明“我应该做什么”的问题,以休谟的《论奇迹》说明“我们如何知道”的问题,以《弥兰陀王问经》说明“我是什么”的问题,这分别对应于通常哲学教科书中的伦理学、认知论和自我的问题。而作者的哲学观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英国传统的影响,这里所...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们或多或少都是哲学家,因为每个人都有其信仰和价值观,并依此行动。但比观点更为重要的是思考,毕竟,思考是快乐的一部分。读哲学之一忌便是不思考而接受别人的观点。

评分

从几个大问题出发,以几本名著作为解答,采取导读的形式谆谆诱导读者跟随作者的想法对问题进行探析。这仅能是入门书的一本参考书,而非教材。

评分

从几个大问题出发,以几本名著作为解答,采取导读的形式谆谆诱导读者跟随作者的想法对问题进行探析。这仅能是入门书的一本参考书,而非教材。

评分

去年朋友送的生日礼物……? 所以真的是阅读趣味的不一样么……她磨了半个学期都没磨完通识书我一个晚自习就翻完了……

评分

第一次读的时候,能够体会到作者尝试解释几个哲学的基本问题时所作出的努力,只是当时背景知识太少,思路跟得上而脉络把握不足。 在对哲学有了一些了解以后,回头重温这本书,作为简明导论确实适宜。哲学涉及的问题太广,挑选几个每个人都可思考的基本问题,而不是照顾到方方面面,才是作为导论的意义所在。 本书介绍到的几个哲学家中,对我影响最大的是休谟,他对认识论敏感的捕捉如猛虎扑蝶,相比偶然读到的一些佛家偈语,休谟的论述更加易于理解。正是在这样的一重理性基础之上,我赞同不可知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