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励志系列:安妮日记》主要内容:《安妮日记》是德籍犹太少女安妮•弗兰克在二战中遗留下来的一本个人日记。它真实地记录了安妮一家以及另外四名犹太朋友为逃避纳粹迫害,藏匿在“密室”里度过的长达两年的生活。作为成长中的少女,安妮以独特的视角观察着周围的人和事,并表达了自己的所思所悟。日记展示了安妮出色的写作才华,更能引发出人们对战争与人性的思考,以及对“密室”青春的爱怜。
安妮一家原来居住在德国的法兰克福,后到荷兰的阿姆斯特丹避难,一家人过着较为安宁的日子。1942年6月12日,13岁的安妮收到一个日记本作为生日礼物,从此开始写日记。同年7月6日,随着战争的深入和迫害犹太人的风声日益紧急,安妮一家和朋友共八名犹太人藏匿到父亲所在公司的“密室”,开始了暗无天日的生活。八个性格不同的人在狭小的空间里生活,时刻面对被发现的恐惧和死亡的威胁,做任何事情都有非常严格的限制,只能依靠父亲公司的同事供给食品及生活用品,只能依靠收音机获知外界的情况。
安妮・弗兰克(Anne Frank)1929年6月12日生,1945年死于德国贝尔森集中营时,距离她的16岁生日尚差3个月。
奥托・弗兰克(Otto H.Frank)安妮・弗兰克的父亲,是弗兰克一家经历纳粹恐怖统治后的唯一幸存者。他的余生致力传扬女儿的日记,1980年去世。
不知道大家是否和我有一样的感受:安妮对自己的感受对身边的人的感受以及对她生活的感受就像我一样,时而觉得生活充满着快乐与希望,时而又觉得苦闷不已仿佛全世界没有人能够理解一个年轻的孩子的想要过她美好生活的时候。 我觉得她告诉我了很多怎么去面对自己...
评分6月,突然接到一个老友的邀请,于是匆匆踏上了前往阿姆斯特丹的旅程。 刻板印象中,从这座城市联想到的除了郁金香,自行车和运河,就只有大麻和红灯区。 却没有联想到,这里还拥有大量梵高,林布兰特,哈尔斯等艺术巨匠的传世之作;这里还是那本家喻户晓的《安妮日记》的真实...
评分看了《安妮日记》后脑海中又浮现起《穿条纹睡衣的男孩》和《美丽人生》等那些反映二战题材的电影的画面,心里很难受,难受的是,在那段黑暗的日子里,生灵涂炭是因愚蠢的权欲膨胀和种族优越;难受的是,即使晦暗如斯,仍有颗善良纯真的心在飘摇闪烁,但它们大多最终无声息灭;...
评分Annelies Marie Frank Born 12 June 1929 Died Early March 1945 (aged 15) 这一切来的那么的突然。。。 虽然已事隔68年,对当时的一切都已有一定了解。但是,当一个个曾经鲜活真实的生命突然之间在脑海中消失时;当从一个独立、乐观、聪明...
评分看完安妮日记了。开始只是觉得这日记写的很是真实,呵呵,就像每一个被宠坏了的小女孩日记,最多只是因为发生在一段特别的日子里罢了。 一样的自私自大,一样的会对爱情憧憬或被异性吸引,一样的觉得自己那么特别,时不时的自怨自艾故作沧桑一下。但是,突然的,日记结束...
没啥好感
评分没啥好感
评分封面不一样,只看了中文部分
评分很早就看过,重温~
评分把以前随意扫过的书又买了本看,感觉略不同……【很多事情真的是小时候无法感受到的,所以说在青少年书单里罗列大部头的名著意义几何……(但是这还有错别字的翻译真是……还好是中英文对照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