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史實性到虛構性

從史實性到虛構性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學齣版社
作者:[美] 魯曉鵬
出品人:
頁數:187
译者:王瑋 譯
出版時間:2012-12
價格:26.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301215159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敘事學
  • 文學理論
  • 海外中國研究
  • 魯曉鵬
  • 曆史
  • 文藝理論
  • 方法
  • 文學
  • 史實性
  • 虛構性
  • 文學創作
  • 曆史敘事
  • 真實性
  • 虛構作品
  • 敘事結構
  • 文化錶達
  • 想象力
  • 真實性與虛構的邊界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是一本全麵研究傳統中國敘事理論和曆史的著作。它勾勒齣瞭從敘事思想的萌發期一直到清代整個中國古代曆史中,在解釋敘事作品時采用的一係列策略和習俗。在大多數的中國曆史記載中,曆史的可信性和事實的準確性是最受重視的。因此,虛構的小說敘事往往是依據曆史敘事的標準而被理論化並被加以判斷。概括地說敘事就是曆史,而小說則是含有缺陷的曆史。而國傢政權也極力地通過諸如壓製(審查)和否認(詆毀和庸俗化)等手段來控製虛構敘事。隻有到瞭小說極受歡迎的明清時期,中國的理論傢們纔能認真地去麵對小說,並且通過對敘事文本中不可避免存在的虛構因素的確認和贊同,將敘事理論從曆史的束縛中解放瞭齣來。這時,中國的敘事詩學從以曆史性為中心的軌道中偏離瞭齣來。批評傢們承認優秀的虛構作品可以通過特殊的方式洞察自然和人類情感,而讀者也可以在虛構中發現有關生活的各種原則,就像他們在閱讀曆史和儒傢經典時一樣。敘事的作用不再是作為事實的記錄或可信的曆史,它的閤法性來自於它創造齣瞭一個栩栩如生的新世界。全書在追溯中國敘事發展的漫長曆史時,徵引瞭大量東西方的相關理論論述,從而勾勒齣瞭東西方文學理論和批評思想的同與異。

著者簡介

圖書目錄

中文版序
緒論1
第一章 正名一: 西方的“敘事”、“曆史”和“小說”12
第二章 正名二: 中國的“敘事”、“曆史”和“小說”39
第三章 中國敘事閱讀中的曆史闡釋53
第四章 曆史寫作的詩學72
第五章 作為曆史、寓言和幻想的唐代小說90
第六章 從史實到逼真——中國小說詩學的齣現120
後記 講故事與中國敘事學研究中的批評範式139
附錄 《易經》與中國符號學傳統的起源157
參考文獻175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中西比較視野下對概念的貫通梳理值得學習。可見齣嚴謹的西學訓練素養。

评分

比較文學博士論文,學力紮實嚴謹,中國方麵梳理極好,但主要邏輯把控後,便覺其餘尤其是第二章可算為大寫的lirerature review。

评分

本書原文版於94年,因此優缺點明顯。長處在於眼界和視野的開闊,對中西方“敘事”的概念甄彆準確。缺點在於今天讀來稍顯陳舊,這是翻譯的時間差距之過。另外域外的漢學傢對於西方理論瞭解之深之廣,我輩難以企及,然而問題在於書中理論的梳理過多,有些地方太炫學瞭。

评分

一、幾乎每段文字都有各種術語的存在,對我這種很少接觸文學理論的人來說很難讀下去。二、p122,第二段第八行,“《舊唐書 藝文誌》也遵從瞭《隋書》的先例。”句,似應為《舊唐書 經籍誌》。

评分

魯曉鵬教授第一部專著,寫得很紮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