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中国近代史 历史 近代史 民国史 清末立宪 晚清史 辛亥革命 张朋园
发表于2025-05-05
立宪派与辛亥革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如果对立宪派的活动矇然无知,我们对辛亥革命的过程是不能了解的。
本书探讨立宪运动对革命之影响及立宪派在辛亥革命中的地位。著者用政党原理去分析立宪派的背景、信仰、组织,用群众运动的眼光去剖视他们的群众基础和活动的方法,及其所发生的影响,用群众心理推测他们的心理变异。对于他们卷入革命之后的活动,则以个案研究方式,探讨他们对革命反应的类型。
张朋园 生于1926年。海内外知名学者,从事中国近代史研究。曾任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主任、所长等职。
著有《梁启超与清季革命》、《立宪派与辛亥革命》、《梁启超与民国政治》、《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湖南省》、《郭廷以、费正清、韦慕庭:台湾与美国学术交流个案初探》、《知识分子与近代中国的现代化》、《中国民主政治的困境,1909-1949:晩清以来历届议会选举述论》等。
30页的参考书目列表大概就是爱好者和学者之间无法逾越的距离吧。69年成书,04年作者感慨后继无人,到了今天虽然题材成了显学,但是自由派学者们的作品至少再纸面上的硬度远不能与此书媲美,只不过是将其中观点更加“浅出化”了而已
评分立宪派来源于士绅阶层,基本上都是经历过传统科举的知识分子,他们的身上充满历史的复杂性,儒家传统和西方新知、君民共治的理想和错综复杂的政局,立宪派的理想与行动往往屈从于社会现实。立宪派作为传统士绅的最后一代,接受过新式教育或留过洋,儒家传统的忠君思想和家国情怀使他们充满责任感,新式教育带给他们先进的君宪思想。他们赞同渐进的温和改革,但是满清国会请愿和亲贵内阁时却彻底凉透了立宪派的心,立宪派遂转向革命党,同样采用议院制度,区别只是是否保留野猪皮皇室。辛亥革命各省纷纷独立,立宪派贡献极大,但是在短暂的合作后立宪派与革命党人决裂,出于自身局限性投向了旧官僚袁世凯。立宪派形成追求宪政之团体于谘议局、资政院成立,议员们结合而成合法的党派,但中国社会缺乏宪政思想启蒙和相应的群众基础是立宪派失败的根源。
评分30页的参考书目列表大概就是爱好者和学者之间无法逾越的距离吧。69年成书,04年作者感慨后继无人,到了今天虽然题材成了显学,但是自由派学者们的作品至少再纸面上的硬度远不能与此书媲美,只不过是将其中观点更加“浅出化”了而已
评分立宪派来源于士绅阶层,基本上都是经历过传统科举的知识分子,他们的身上充满历史的复杂性,儒家传统和西方新知、君民共治的理想和错综复杂的政局,立宪派的理想与行动往往屈从于社会现实。立宪派作为传统士绅的最后一代,接受过新式教育或留过洋,儒家传统的忠君思想和家国情怀使他们充满责任感,新式教育带给他们先进的君宪思想。他们赞同渐进的温和改革,但是满清国会请愿和亲贵内阁时却彻底凉透了立宪派的心,立宪派遂转向革命党,同样采用议院制度,区别只是是否保留野猪皮皇室。辛亥革命各省纷纷独立,立宪派贡献极大,但是在短暂的合作后立宪派与革命党人决裂,出于自身局限性投向了旧官僚袁世凯。立宪派形成追求宪政之团体于谘议局、资政院成立,议员们结合而成合法的党派,但中国社会缺乏宪政思想启蒙和相应的群众基础是立宪派失败的根源。
评分学术论文 写的真好 严谨 有些辞藻晦涩难懂不过大体还好 我是越来越趋向于立宪派,本来对共和没有好感。后面有一句 在集权国家,绝不容许异端运动的产生,如果集权者稍一松手,集权政治便有瓦解的危机。
中学历史教科书对于立宪派只是一笔带过,提到了他们上书请愿开国会,之后在辛亥革命中似乎就消失了。那么,立宪派到底在革命过程中起了何种作用,这是本书希望回答的问题。 本书初版于1969年,距离辛亥革命已近60年,此时可以更加清晰地分析立宪派在辛亥革命过程中的作用。同时...
评分中学历史教科书对于立宪派只是一笔带过,提到了他们上书请愿开国会,之后在辛亥革命中似乎就消失了。那么,立宪派到底在革命过程中起了何种作用,这是本书希望回答的问题。 本书初版于1969年,距离辛亥革命已近60年,此时可以更加清晰地分析立宪派在辛亥革命过程中的作用。同时...
评分 评分立宪派与辛亥革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