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大革命震撼了整个世界,对其解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作者认为,大革命的历史实际上是由一系列并存的且通常孤立的历史事件构成的:一个过时体制的历史,由于缺少捍卫者而消亡;革命议会的历史;群众运动的历史及其领导人;军队的历史;新制度的历史等等。所有这些历史,基本上代表的都是 各类心理力量之间的较量,因而应借用心理学的方法来对其加以研究。这一解读,无疑会引发争议,也注定会刺激更深入的思考。
本书根据法文版译出。
英国《泰晤士报》——所有当权者都应该学习古斯塔夫•勒庞的这本书。作者对大革命的经典理论不屑一顾,他用心理学解释得出了全新的结论。他用极为生动的文笔,阐述了人民群众在革命运动中的弱势角色,以及公会成员的个人意志和集体意志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引领大革命党人的是神秘主义因素,能让大革命人士免受理性的影响。没有大革命,便极难证实理性难以改变人,因此,一个社会并非是按照立法者的意愿来构建的,不管他们考虑的有多么周全。
古斯塔夫•勒庞(Gustave Le Bon, 1841—1931),法国社会心理学大师,群体心理学创始人,被誉为“群体社会学界的马基雅维利”。著有《乌合之众》、《各民族进化的心理学规律》、《法国大革命与革命心理学》、《战争心理学》等,著作被翻译成近二十种语言,在国际学术界有着广泛影响。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归根到底这一切都源于人之本性。
评分非常有意思的是,勒庞不断强调情感主义、宗教主义等概念与他总结的一些结论,就像他所说的领袖运用重复、语意模糊的词语等方法那样,“煽动”了读者群体对他理论的信服。
评分勒庞的书一如既往地极富煽动性,不愧是搞群体心理学的,这就引发了“批判群体带动批判群体”的有趣悖论。本书虽然看似有框架结构,但是内容更近于一篇篇随想,所以即使是“群体”——勒庞的拿手好菜,也只是现象化的描述,而没有更深刻的分析和演绎。不过也不能强求百年前的著作符合现在的技术。其实这也是从心理学跨越到历史学所具有的特点。虽然在史学上本书并没有做到严谨,但是勒庞文中琐碎的史观史论还是有很多深邃的东西的。
评分勒庞这里的论述涉及了很多问题,不仅仅有群体是非理性的,还有关于民主的弊端,普选的问题,空想与效率,甚至有的还与亨廷顿的《政治秩序》有部分重合的地方,需要反复细读,一些观察是很精辟的。
评分比《旧制度与大革命》清楚好读太多。正如题目所示,这本书重点是各种人尤其是群众在革命中的心理和状态,作者认为大革命一文不值(“付出断壁残垣代价的收获原本可以在以后仅靠文明的进步而毫不费力地获得”)。这个观点在今天看来好像也没什么惊世骇俗,希望能看到些对立观点的文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