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不得不讀的政治史學作品:讀懂本書,讀懂中國4000年政治史。本書義理、詞章、考據三者並重,為近三十年難得一見的政治(史)學佳構,核心是“多中心治理”,亦稱“製度化分權”。吳稼祥思考近二十年,曆時3年完成,用他的話說:“此書,朝成夕死可矣。”
吳稼祥, 1955年生於安徽省銅陵縣,1982年2月畢業於北京大學經濟係,獲學士學位;1988年11月被中共中央辦公廳高級研究編輯職務評審委員會評為副研究員;2000年3月赴美客居坎布裏奇在哈佛大學做訪問學者3年。現為獨立研究者和撰稿人。1989年發錶的《新權威主義述評》開啓瞭非官方主導的理論與思潮平等競爭的先河,第一次用真正的中國話語討論中國的問題,是近三十年中國政治學研究領域的代錶人物。
主要作品有:
《新權威主義述評(1989年)》《智慧算術--加減謀略論(1997年)》《民主進程中的中國崛起(2004)》《果殼裏的帝國:洲級國傢時代的中國戰略(2005年)》
书的论证很不错,虽然属于政治体制,但是由于书中历史例子很多,内容也很生动;这本书确切的将应该属于政治体制史,里面只是在最后一章提出了作者所提倡的多中心治理和双主体法权,前面的内容更多是为之提供论据和论证,并且作者也没有深入的讨论他所推崇的这套政治体制。
評分“此书,朝成夕死可矣”,可见著者是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而成一家之言。笔贯华夏数千年,气势恢宏,可阅后仍存疑而难信,总感作者立意过重,支撑不足。 著书上者先述史,后立论,如若倒置,就有行销之嫌。可以阅遍天下乌鸦,得出乌鸦是有翅膀的结论;但我们不能立论乌鸦...
評分在公天下与大一统之间 文/梁小民 葛剑雄把中国历史概括为“统一与分裂”,吴稼祥在《公天下》一书中用“公天下”——分权与“大一统”,即集权来解释中国历史的政治制度的核心。应该说,他们的观点对理解中国历史极有意义。不过葛剑雄的书是在1994年出版,吴稼祥的书是在快二...
評分国外从网上看到这本书,趁元旦回家的时候专门买来看,总体的感觉是论述杂乱,脉络十分不清晰。看前几章的时候或许是由于作者语气的原因,再加上自己一些模糊的印象,总觉作者立论太过武断单线条,有些造我所用的意思,比如对贾谊过秦论和治安策的评价。 作者言贾谊前后一支持分...
評分书中逻辑多孟浪,且文辞颇自负,实在看不下去。作者竟谓此书成,夕死可矣,真不知这种盲目的自信从何而来。 不可否认的是,书中确实有自己的观点,基本能够理出作者的一个思路出来,但是这些思路能用一张纸能说明白的,奈何不厌其烦写成一本书呢?书中的举例不能很好地...
此書的副標題:多中心治理與雙主體法權,用心不可謂不良苦,但在目前的中國是行不通的,不是這樣的觀點沒有實踐意義,而是現在的體製或者說執政模式不允許。退一步來說,就是行,那這過程也很可能是漫長的,而伴隨這過程的是百姓的痛苦煎熬,以我陋見,這民主進程還是羞羞答答進行為好,所謂溫水煮青蛙,在青蛙沒有多少痛苦中,一盤菜就做成瞭。
评分寫的非常好,對中國政治體製(分權還是集權)感興趣的讀者可以閱讀。最好有一定的曆史知識。
评分天下你麻痹啊天下!
评分他在微薄上最火的時候我搞到瞭這本書,買迴來翻瞭幾十頁看不下去,前幾天又翻瞭幾個感興趣的章節看瞭一下,隻能說還是看不下去。給三顆星。
评分本書糅雜瞭魏特夫,雅斯貝爾斯,湯因比,金觀濤,吉拉斯,蕭公權,本特利,拉斯韋爾,奧斯特羅姆等人的代錶性理論,得齣瞭鄙人根本搞不明白的一種結論。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