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不得不读的政治史学作品:读懂本书,读懂中国4000年政治史。本书义理、词章、考据三者并重,为近三十年难得一见的政治(史)学佳构,核心是“多中心治理”,亦称“制度化分权”。吴稼祥思考近二十年,历时3年完成,用他的话说:“此书,朝成夕死可矣。”
吴稼祥, 1955年生于安徽省铜陵县,1982年2月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系,获学士学位;1988年11月被中共中央办公厅高级研究编辑职务评审委员会评为副研究员;2000年3月赴美客居坎布里奇在哈佛大学做访问学者3年。现为独立研究者和撰稿人。1989年发表的《新权威主义述评》开启了非官方主导的理论与思潮平等竞争的先河,第一次用真正的中国话语讨论中国的问题,是近三十年中国政治学研究领域的代表人物。
主要作品有:
《新权威主义述评(1989年)》《智慧算术--加减谋略论(1997年)》《民主进程中的中国崛起(2004)》《果壳里的帝国:洲级国家时代的中国战略(2005年)》
凑单买了本公天下,读了一遍大感失望 先说题目,作者认为最好的政治体制是天下为公。可是天下为公真的就是最好的政治体制吗?天下为公是否会导致暴民政治,是否会走向无政府,这都是可以预见的事情。人们在赞扬雅典民主的同时,岂不闻陶片放逐法的暴虐。。 天下为公出自礼记...
评分最早知道吴稼祥这个人,是在1980年代,那时候,他是海里的文胆,偏不安分,提出新权威主义,吹皱一池春水。我经常在台下,看他在台上高谈阔论,辩得意气风发,令我仰视不及。真正认识他的时候,此公已经变成一个企业家了,手里有若干厂子。只是,这个企业家最喜欢做的事,却是...
评分最近,花了一个月时间,断断续续的读完《公天下》。 《公天下》的作者吴稼祥,78级北大经济系毕业生,是1980年代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的官员兼学者,是当年的国家政策的决策智囊之一,89后因事入狱数年,出狱后被称为“吴国师”,这个称呼,有戏淫,有调侃...
评分“此书,朝成夕死可矣”,可见著者是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而成一家之言。笔贯华夏数千年,气势恢宏,可阅后仍存疑而难信,总感作者立意过重,支撑不足。 著书上者先述史,后立论,如若倒置,就有行销之嫌。可以阅遍天下乌鸦,得出乌鸦是有翅膀的结论;但我们不能立论乌鸦...
评分国外从网上看到这本书,趁元旦回家的时候专门买来看,总体的感觉是论述杂乱,脉络十分不清晰。看前几章的时候或许是由于作者语气的原因,再加上自己一些模糊的印象,总觉作者立论太过武断单线条,有些造我所用的意思,比如对贾谊过秦论和治安策的评价。 作者言贾谊前后一支持分...
天下你麻痹啊天下!
评分此书的副标题:多中心治理与双主体法权,用心不可谓不良苦,但在目前的中国是行不通的,不是这样的观点没有实践意义,而是现在的体制或者说执政模式不允许。退一步来说,就是行,那这过程也很可能是漫长的,而伴随这过程的是百姓的痛苦煎熬,以我陋见,这民主进程还是羞羞答答进行为好,所谓温水煮青蛙,在青蛙没有多少痛苦中,一盘菜就做成了。
评分蹭我爹的书,他翻到霸权铁律的时候就知道这书可以扔了。吴稼祥是名词创造大师,什么双重拟制,辐辏机理,刚开始以为是黑话书,读完其实就是一小说,难怪推荐语里只有吴本人和广西师大出版社编辑部...已送多抓鱼~
评分垃圾书居然有8分,傻逼真多,哈哈
评分博杂失于严谨,臆断多于论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