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不得不读的政治史学作品:读懂本书,读懂中国4000年政治史。本书义理、词章、考据三者并重,为近三十年难得一见的政治(史)学佳构,核心是“多中心治理”,亦称“制度化分权”。吴稼祥思考近二十年,历时3年完成,用他的话说:“此书,朝成夕死可矣。”
吴稼祥, 1955年生于安徽省铜陵县,1982年2月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系,获学士学位;1988年11月被中共中央办公厅高级研究编辑职务评审委员会评为副研究员;2000年3月赴美客居坎布里奇在哈佛大学做访问学者3年。现为独立研究者和撰稿人。1989年发表的《新权威主义述评》开启了非官方主导的理论与思潮平等竞争的先河,第一次用真正的中国话语讨论中国的问题,是近三十年中国政治学研究领域的代表人物。
主要作品有:
《新权威主义述评(1989年)》《智慧算术--加减谋略论(1997年)》《民主进程中的中国崛起(2004)》《果壳里的帝国:洲级国家时代的中国战略(2005年)》
书中逻辑多孟浪,且文辞颇自负,实在看不下去。作者竟谓此书成,夕死可矣,真不知这种盲目的自信从何而来。 不可否认的是,书中确实有自己的观点,基本能够理出作者的一个思路出来,但是这些思路能用一张纸能说明白的,奈何不厌其烦写成一本书呢?书中的举例不能很好地...
评分我是冲着名字和评价去看的,目前只看到一半,总体看感觉还好。 部分地方不能忍了。 p214-p215,“纵观中国历史,没有一个帝王或君王如他这样,像狗撒尿划地盘一样,到处勒石刻碑,为自己树碑立传,歌功颂德”。在一本“朝成夕死可矣”书里用如此粗俗的语言,真不知道作者是怎么...
评分最近,花了一个月时间,断断续续的读完《公天下》。 《公天下》的作者吴稼祥,78级北大经济系毕业生,是1980年代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的官员兼学者,是当年的国家政策的决策智囊之一,89后因事入狱数年,出狱后被称为“吴国师”,这个称呼,有戏淫,有调侃...
评分最早知道吴稼祥这个人,是在1980年代,那时候,他是海里的文胆,偏不安分,提出新权威主义,吹皱一池春水。我经常在台下,看他在台上高谈阔论,辩得意气风发,令我仰视不及。真正认识他的时候,此公已经变成一个企业家了,手里有若干厂子。只是,这个企业家最喜欢做的事,却是...
评分其实比较难评价这本书,因为个人觉得写得有些虎头蛇尾了,但是还是依然推荐大家能静下心来读一读,作为了解中国政治史,还是不错的。 作者看了不少史书,尤其是《史记》和《纲鉴易知录》,在书中引用这两本书的地方相对较多,当然作者还引了不少先秦经典和《国史大纲》,用来...
深觉吴老师治学严谨,尾注多因自《史记》与《纲鉴易知录》,也多先秦经典和后人考证。梳理3000年政治史的思路和部分论点令我称奇,特别是“平天下”、“兼天下”和“霸天下”部分。但“龙天下”这几朝历史和变革的努力过略,近代的剧变只是点到为止,对复合联邦制的历史和易地运用则没有论证。。只好脑补,但不失为大作。
评分他在微薄上最火的时候我搞到了这本书,买回来翻了几十页看不下去,前几天又翻了几个感兴趣的章节看了一下,只能说还是看不下去。给三颗星。
评分深觉吴老师治学严谨,尾注多因自《史记》与《纲鉴易知录》,也多先秦经典和后人考证。梳理3000年政治史的思路和部分论点令我称奇,特别是“平天下”、“兼天下”和“霸天下”部分。但“龙天下”这几朝历史和变革的努力过略,近代的剧变只是点到为止,对复合联邦制的历史和易地运用则没有论证。。只好脑补,但不失为大作。
评分集民哲特点之大成:一是体系超庞大,细节多误;二是使用材料无辨别能力,一团浆糊;三是动辄中西比较,一比较即错。至于书中浅显的模型,论坛式的语言反倒是其次。总之,学术是扎实训练的结果,且不练必退。仅值一星,第二星给的是广西师大,装帧精美。
评分又见八十年代的策论体,这种文风跟文革大字报一脉相承,后来坚持此文风的有何新。看了之后,就感觉是登上舞台的网文段子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