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思想史 知识分子 许纪霖 历史 近代史 文化史 文化 知识分子研究
发表于2025-05-06
大时代中的知识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本书为《大时代中的知识人》的增订本,内容上增加了近三分之一的篇幅,除了补入作者近年来新撰写的人物个案研究(如李慎之、王元化)之外,主要增加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宏观图景”系列,并将全书分为五编,外加一个介绍作者关于知识分子研究的附录,《在刺猬与狐狸之间:我的知识分子研究之路》。这样,既保持了知识分子心态史研究的风格,又提供了更广阔的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群体的宏观视野,树木之外,又见森林。
许纪霖,1957年出生于上海,主要致力于20世纪中国思想史和知识分子研究。1980年代以来,许先生持续关注学界前沿和文化热点,撰写大量观点独特又富有争议的文章,在历次重要的思想论争中均有不容忽视的声音。2003年关于"非典问题"的分析、2004年关于"台湾大选"的评论,均被读者认为振聋发聩,独树一帜。
在思想史方面,他着重梳理了现代中国的社会民主主义传统,在世纪之交自由主义和新左派的论战之外开辟了新的言路;在知识分子研究方面,他关于"20世纪中国六代知识分子"的划分曾被广泛征引;在城市文化方面,对知识分子和都市空间的关系多有发掘,对于上海这个城市有着深邃的理解;他有一系列研究知识分子个案的系列文章,兼具论文的严谨和散文的灵动,颇受学院内外读者青睐。
阅读过程中的感觉是,一般—糟糕—还行。先看写王小波的那节,觉得材料、阐释都没有超出李银河等人纪念王小波的文章所讲;然后读历史考察那节,恶心到要吐,觉得三观不合,思想陈旧;最后看都市空间、周作人那几章,又觉得稍好。总体间,觉得作者论得太多,史料分析太少,也许是看惯了考据路数的文章,对这种宏观把握的东西不太感冒了。再则,以鲁迅作为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完美造型的调调实在是没意思。
评分有点以赛亚柏林的意思。
评分第一编好。第二编的个案分析质量参差。最棒的是比起用萨义德等等的西方理论,把近现代知识分子真正置于中国语境中观照了。
评分很喜欢先生写王元化先生的时候说的一句话,做学问,需要些从容的精神。
评分高中时期为了积累素材读的一本书,读的时候是那种笔记本仔细做过笔记的,很值得精读的一本书。作者先是阐述了中国知识分子阶层的历史地位与背景,上行路线一直是中国历代文人最佳选择,朝中的士人阶层与地方乡绅共同构成知识分子在统治中的地位。同时结合近代四民阶层与政权弱化等因素,描绘出一个近代知识分子成长发展环境。 本书后半部分从人格角度看待这些近代的知识人,像庖丁解牛那样将他们纵横剖开,细数纹路,分析他们人格上特点以及造成这些的一系列原因。例如胡适之对于政权若即若离的态度;傅斯年表面嘴炮实则阳气不足;以及金岳霖自求学以来萌生的民族情结,人物的哪些举动表现出他们的内心,又是由于什么造成他们这种人格上的特征,作者都给出解释。许纪霖这种对于历史人物严谨的思考方式影响着我对人的了解方式,同时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1.好读,厚。 2.分上编、下编。 【上编】 分六大版块,介绍了27位知识分子。这些人都是承上启下的一代,从前辈手中接过名为“使命”的火炬,再将之递给下一代年轻人。他们最初都认为自己承载着救国、救民的使命,但有人因时局做出了不同的选择,有人因误判,走上了不同的路。 ...
评分2006年,借《回归公共空间》出版之际,许纪霖先生在书的后记提到了英国思想家伯林著名的“狐狸”与“刺猬”之分,并总结自己近些年的写作历程的时候说,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他比较迷恋狐狸型的文字,应编辑之约,写了大量的文化评论与学术随笔;而近几年更多倾向于刺猬型的文字...
评分这本书的序言很精彩。上半部分的人物个案分析,虽然读来感觉参差不齐但出彩的篇目依然不少;到了下半部分知识分子的群像分析,就显得有些乏力了。 所以,就个人而言,这是一本优点与缺点都十分明确的书。 从心态史的角度对知识分子做个案研究,本身就是非常有趣的研究方式。因...
评分这本书的序言很精彩。上半部分的人物个案分析,虽然读来感觉参差不齐但出彩的篇目依然不少;到了下半部分知识分子的群像分析,就显得有些乏力了。 所以,就个人而言,这是一本优点与缺点都十分明确的书。 从心态史的角度对知识分子做个案研究,本身就是非常有趣的研究方式。因...
评分许纪霖教授是一位令人尊敬的人,作为一名专治近现代思想史研究的学者,不仅对于历史,而且对于当下的思想,他都有一种相当深刻的洞见,总能写出令人信服而且赞扬的思想性文章出来。《大时代中的知识人》即使他众多同类书籍中的一本。 许纪霖教授研究思想史,喜欢从个体入手,...
大时代中的知识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