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马克思主义与苏联

西方马克思主义与苏联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江苏人民出版社
作者:马歇尔·范·林登
出品人:
页数:395
译者:周穗明
出版时间:2012-11
价格:37.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214081803
丛书系列:凤凰文库·马克思主义研究系列
图书标签:
  • 马克思主义
  • 哲学
  • 思想史
  • 马克思主义及其研究
  • 历史
  • 苏联
  • 苏俄
  • 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
  • 西方马克思主义
  • 苏联
  • 政治哲学
  • 意识形态
  • 社会主义
  • 批判理论
  • 历史发展
  • 思想史
  • 左翼理论
  • 马克思主义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西方马克思主义与苏联(1917年以来的批评理论和争论概览)》对西方马克思主义与苏联的理论关系进行的开创性研究,为国内西方新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国外社会主义、苏东研究、当代西方哲学等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了新的视角、话题和主题,具有重大的理论贡献。同时,《西方马克思主义与苏联(1917年以来的批评理论和争论概览)》作者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苏联研究进行了多年的理论跟踪和材料积累,基本上把现有的国外资料一网打尽,仅本书附录中的书目就可为国内相关研究提供线索和进路。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前言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从十月革命到斯大林时期(1917—1929)
第一节 考茨基与布尔什维克:三次争论
考茨基与列宁
考茨基与托洛茨基
考茨基与布哈林
第二节 李、卢森堡与布尔什维克:批评与反批评

卢森堡
各种解释
蔡特金、卢卡奇与考茨基
第三节 左派共产主义者的批评
高尔特、潘涅库克、鲁尔
柯尔施
第四节 总结
第三章 从斯大林的“大跃进”到“伟大的卫国战争”(1929—1941)
第一节 国家资本主义
米亚斯尼科夫
阿德勒
魏格纳
沃洛尔
波洛克
第二节 托洛茨基:蜕化的工人国家论
第三节 新生产方式诸理论
罗拉
韦尔
里齐
伯纳姆
沙特曼
卡特
佩德罗萨
希法亭
第四节 批判
国家资本主义诸理论批判
蜕化的工人国家论批判
新生产方式诸理论批判
第五节 总结
第四章 从“伟大的卫国战争”到东欧的结构趋同(1941—1956)
第一节 蜕化的工人国家论
第二节 国家资本主义诸理论
格兰迪若/佩瑞特
詹姆斯/杜娜耶夫斯卡娅
卡斯托里亚迪斯/莱福特
克利夫
波迪加
第三节 新生产方式诸理论
古特曼
第四节 “无标签”的种种解释
斯泰因伯格
赛康
弗勒利克
科夫勒
第五节 各种争论与相互批判
多伊彻争论
对伯纳姆的回应
曼德尔的“国家资本主义”和“官僚集体主义”批判
第六节 总结
第五章 从苏共二十大到镇压“布拉格之春”(1956—1968)
第一节 国家资本主义诸理论
围绕克利夫的思潮
第二节 蜕化的工人国家论
第三节 新生产方式诸理论
吉拉斯
库伦/莫扎列夫斯基
第四节 各种“无标签”理论
魏特福格尔及其批评者
马尔库塞
罗斯道尔斯基
博泽
第五节 总结
第六章 从镇压“布拉格之春”到改革(1968—1985)
第一节 国家资本主义诸理论
克利夫思潮
马蒂克
毛主义的变体:霍姆伯格;贝特尔海姆及其批评者
工人主义的变体
第二节 蜕化的工人国家论
各种阐述
各种批判
莫汉的修正
第三节 官僚集体主义诸理论
斯托扬诺维奇
批判的里齐支持者:卡罗和梅洛蒂
范赞/迈奇奥瓦
斯威齐
第四节 没有一个(稳定的)统治阶级的新生产方式诸理论
先驱者:阿瑟、纳维尔、阿尔法特/纽索斯
《联合》月刊上的辩论
杜契克及其批评者
季敏
其他例子:索恩一雷特尔、汤马斯和“社会综合体”
巴罗及其批评者
施米德雷尔
迪克亭及其批评者
匈牙利的“新左派”
坎佩亚努
第五节 总结
第七章 解体及其后果:从1985年至今
第一节 (国家)资本主义诸理论
围绕克利夫的思潮及其批评者
达姆及其批评者
萨皮尔
查托帕迪亚伊及其批评者
费尔南德斯
《扬弃》
桑德莫塞
赖斯尼克和沃尔夫及其批评者
第二节 蜕化的工人国家论
第三节 官僚集体主义诸理论
卢恩
布伦纳及其批评者
芬格
第四节 没有一个(稳定的)统治阶级的新生产方式诸理论
弗雷迪
迪克亭及其批评者
考克斯
阿瑟
贝伦斯
坎佩亚努
第五节 总结
第八章 代结论
第九章 元理论注释
参考书目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时候,有过一个极为重要的分岔,一个是第二国际的领袖们尤其是伯恩斯坦等人根据当时欧洲日益改善的工人阶级状况,主张放弃暴力革命,并提出以议会斗争的方式实现社会主义的主张;一个则是列宁主义的横空出世,他主张以少数职业革命家的...

评分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时候,有过一个极为重要的分岔,一个是第二国际的领袖们尤其是伯恩斯坦等人根据当时欧洲日益改善的工人阶级状况,主张放弃暴力革命,并提出以议会斗争的方式实现社会主义的主张;一个则是列宁主义的横空出世,他主张以少数职业革命家的...

评分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时候,有过一个极为重要的分岔,一个是第二国际的领袖们尤其是伯恩斯坦等人根据当时欧洲日益改善的工人阶级状况,主张放弃暴力革命,并提出以议会斗争的方式实现社会主义的主张;一个则是列宁主义的横空出世,他主张以少数职业革命家的...

评分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时候,有过一个极为重要的分岔,一个是第二国际的领袖们尤其是伯恩斯坦等人根据当时欧洲日益改善的工人阶级状况,主张放弃暴力革命,并提出以议会斗争的方式实现社会主义的主张;一个则是列宁主义的横空出世,他主张以少数职业革命家的...

评分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时候,有过一个极为重要的分岔,一个是第二国际的领袖们尤其是伯恩斯坦等人根据当时欧洲日益改善的工人阶级状况,主张放弃暴力革命,并提出以议会斗争的方式实现社会主义的主张;一个则是列宁主义的横空出世,他主张以少数职业革命家的...

用户评价

评分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书中梳理了西方对苏联社会主义的评价和争论,作者并没有站队,他是同熊彼得近似的观点,认为马克思在苏联的失败并不说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错误,而是苏联玩坏了这个理论,对马克思主义产生负面效应,从而走向质数的孤独。

评分

苏联怎么样和你们这样隔岸观火的人有什么关系吗

评分

作者给自己提的任务很艰巨,撮述非(准)苏联的马克思主义对苏联的讨论,既不能完全的走马观花、泛泛而谈,又不可不加收束地展开,我建议想了解本书要旨的人只看导论和代结论,这两章写得很出彩,精到地对中间令人眼花缭乱的理论进行了分类,也基本抓住了其中的核心破绽。可以说,没有实证经济学的支持或对历史政治的考量,一切炮轰(或者肯认)苏联的言论都是空中楼阁,多数情况下,那些天花乱坠的话语要么意识形态水分过多变成抽象批判,要么太过幼稚而沦为左派的自我安慰,以“政治”骂战顶替“经济”分析,夸大“使用价值”抛弃“价值”,可见他们对马克思主义原典本身也无深刻认识。

评分

苏联无疑包含了社会主义的萌芽,但是这些萌芽没有得到成熟的机会,扼杀它们的正是苏联本身。

评分

作者给自己提的任务很艰巨,撮述非(准)苏联的马克思主义对苏联的讨论,既不能完全的走马观花、泛泛而谈,又不可不加收束地展开,我建议想了解本书要旨的人只看导论和代结论,这两章写得很出彩,精到地对中间令人眼花缭乱的理论进行了分类,也基本抓住了其中的核心破绽。可以说,没有实证经济学的支持或对历史政治的考量,一切炮轰(或者肯认)苏联的言论都是空中楼阁,多数情况下,那些天花乱坠的话语要么意识形态水分过多变成抽象批判,要么太过幼稚而沦为左派的自我安慰,以“政治”骂战顶替“经济”分析,夸大“使用价值”抛弃“价值”,可见他们对马克思主义原典本身也无深刻认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