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之城:駁異教徒(上)

上帝之城:駁異教徒(上)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上海三聯書店
作者:[古羅馬] 奧古斯丁
出品人:
頁數:318
译者:吳飛
出版時間:2007-1
價格:39.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42624529
叢書系列:思想與社會
圖書標籤:
  • 奧古斯丁
  • 宗教
  • 哲學
  • 基督教
  • 神學
  • 吳飛
  • 上帝之城
  • 古羅馬
  • 宗教哲學
  • 神學
  • 古典文獻
  • 基督教思想
  • 奧古斯丁
  • 古代史
  • 西方思想史
  • 倫理學
  • 信仰與理性
  • 政治理論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奧古斯丁生活在羅馬帝國走嚮衰落的年代,是當時最偉大的神學傢。他的著作在整個中世紀對基督教學說和觀點産生瞭深刻的影響,事實上他的影響至今仍然存在。本書是他最著名、最有影響的兩部著作之一,供廣大愛好者閱讀參考。

這部書的基本特點,一是奧古斯丁在其中全麵展示瞭自己的整體神學思想,一是他在此集中處理瞭羅馬的宗教、曆史和政治問題。這些特點使《上帝之城》仍然成為奧古斯丁非常重要的一部書,雖然讀這部書不會像讀《懺悔錄》和《論三位一體》那麼充滿樂趣,而且隻有在掌握瞭他的總體框架後纔能看齣此書的價值。

在這部書裏,作者處處可以看到奧古斯丁與古典思想之間的連續和斷裂。但重要的不僅是他與古典的關係,而且是它與後來的基督教思想,特彆是現代思想中一些核心理念之間的關係。

著者簡介

奧古斯丁(Aurelius Augustinus,亦作希坡的奧古斯丁 Augustinus Hipponensis,天主教譯“聖思定”、“聖奧斯定”、“聖奧古斯丁”,公元354年11月13日-430年8月28日),古羅馬帝國時期天主教思想傢,歐洲中世紀基督教神學、教父哲學的重要代錶人物。在羅馬天主教係統,他被封為聖人和聖師,並且是奧斯定會的發起人。對於新教教會,特彆是加爾文主義,他的理論是宗教改革的救贖和恩典思想的源頭。

奧古斯丁認為一切美源自天主。美是分等級的,最高的、*的美是上帝,其次是道德美,形體美是低級的、相對的美。低級有限的形體美本身並無獨立價值,隻是通嚮無限的*美的階梯。美體現為整一、和諧,而整一與和諧是上帝按照數學原則創造齣來的,因而美的基本要素是數。這個觀點明顯是受到畢達哥拉斯學派的影響。在美和醜的問題上,他主張美是*的,醜是相對的。孤立的醜是形成美的積極因素。這種看法具有辯證性。

奧古斯丁主張藝術應拋棄現實世界而反映上帝,達到為宗教服務的目的,造型藝術用於裝飾教堂,詩和音樂應贊美上帝;人欣賞藝術作品實際上是欣賞藝術作品中所包含的上帝的理念。他認為世俗藝術是不真實的,它挑動人的邪惡欲望、使人遠離*美的上帝。

奧古斯丁在歸信基督之前可能就已經閱讀瞭新柏拉圖主義的大師--普羅提諾(Plotinus)的著作,所以他的思想在許多方麵是有著很明顯的新柏拉圖主義的色彩。他看重永恒而形上的事物,輕視感官可及的事物;看重理論性的冥思,輕視實用的知識為此生的必須和無奈;堅持要藉著從感官的奴役得解放以達於靈魂的淨化。

奧古斯丁的宗教神秘主義美學思想對後世産生瞭很大的影響。他對世俗藝術的攻擊涉及到虛構、想像、構思、象徵和形象等文藝理論問題,對後來的許多文藝流派都有影響。

圖書目錄

譯者說明
奧古斯丁對《上帝之城》的迴顧
上帝之城捲一
前言:寫作本書的計劃和觀點
1.那些反對基督之名的人,在羅馬城的塗炭中,野蠻人由於基督而饒恕瞭他們
2.還從未記載過樣的戰爭,勝利者因為被徵服者的神而饒恕瞭被徵服者
3.那些神不能保衛特洛伊,羅馬人卻相信他們會帶來福澤,把他們當作保護神,這是多麼不明智啊
4.硃諾在特洛伊的聖所,沒能從希臘人手裏救齣一人;但使徒們的教堂,卻護衛所有逃到那裏的人不落入野蠻人手裏
5.愷撒談到的毀滅被徵服者的城幫的一般風俗
6.即使羅馬人在徵服城池時,也不會饒恕神殿裏的被徵服者
7.在羅馬城的毀滅中所發生的殘酷事件,符閤戰爭的慣例;而其中的仁慈,都來自基督之名的力量。
8.利益和不利,很多是好人壞人共有的
9.好人和壞人同樣遭受鞭苔,如此矯正的原因何在
10.在塵世中的事物逝去的時候,聖徒們什麼也不會失去
11.或長或短的塵世生命的終結
12.至於人的身體埋葬,基督徒哪怕得不到,也失去不瞭什麼
13.埋葬聖徒的身體的原因是什麼
14.被俘的聖徒從不缺乏神聖的安慰
15.勒古魯斯的被捕,提供瞭一個為宗教原因而自願忍耐的例子;不過他從自己所崇拜的神那裏得不到益處
16.聖貞女被俘後,如果沒有意誌的贊同,奸淫是否能汙染心靈的德性
. 17.因為害怕懲罰或羞辱而帶來的自殺
18.身體被強迫,不自願地承受的彆人野蠻的欲望
19.盧剋萊西亞遭到強暴而自殺
20.在任何情況下,都沒有權威授予基督徒自殺的權利
21.不算殺人罪的殺人
22.自殺從不會錶明心靈的偉大
……
上帝之城捲二
上帝之城捲三
上帝之城捲四
上帝之城捲五
上帝之城捲六
上帝之城捲七
上帝之城捲八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罗马帝国灭亡的原因,历来是一个热门话题。作为一个庞大帝国,千年的统治政权,竟然顷刻间土崩瓦解,被一系列蛮族国家所替代,由此而引发的关注和思考是史无前例的。当时在遍地哀鸿中,有人把帝国衰亡的责任归之于基督教的传播。18世纪的英国历史学家爱德华吉本也认为基督教的...  

評分

于2017年5月13日读完。 我的主要关注点是这本书中关于哲学的部分,关注作者怎样用哲学的方法去改造或解释宗教。 这本书的写作目的是反驳罗马因为信奉了基督教而沦陷的错误观点,并引申出两座城,世俗之城和上帝之城,前者终将毁灭,后者将得到永生。如果把世俗之城当做繁杂变化...

評分

奥古斯丁对《上帝之城》的回顾 写作背景 公元410年,西哥特人攻陷罗马城焚烧掠夺。异教徒把此次浩劫归罪于基督教,认为这是不崇拜诸神的报应。p3 写作目的 奥古斯丁为了回应这些异教徒对基督教的污蔑,而花了多年时间,写成这部22卷的浩大著作。p3 本书结构 1-5卷:反驳那些认...  

評分

于2017年5月13日读完。 我的主要关注点是这本书中关于哲学的部分,关注作者怎样用哲学的方法去改造或解释宗教。 这本书的写作目的是反驳罗马因为信奉了基督教而沦陷的错误观点,并引申出两座城,世俗之城和上帝之城,前者终将毁灭,后者将得到永生。如果把世俗之城当做繁杂变化...

評分

《上帝之城》卷一 1-7节 敌人们都在这地上之城里,我们就是针对他们捍卫上帝之城。p7 公元378年西哥特人与罗马在亚德里亚堡交战,结果哥特人大败罗马军团。公元410年哥特人攻陷了罗马并大肆洗劫。这一事件对罗马人产生了巨大心理冲击。许多坚持古典多神宗教信仰的人认为,罗马...  

用戶評價

评分

粗略地讀過,還需深入研讀。

评分

將此書作為邁入宗教哲學的起點

评分

將此書作為邁入宗教哲學的起點

评分

粗略地讀過,還需深入研讀。

评分

吳飛的譯本很棒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