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

万物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德]雷德侯
出品人:
页数:344
译者:张总
出版时间:2012-8
价格:39.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8041586
丛书系列:开放的艺术史丛书
图书标签:
  • 艺术史
  • 艺术
  • 雷德侯
  • 海外中国研究
  • 文化
  • 历史
  • 中国
  • 海外汉学
  • 哲学
  • 自然
  • 生命
  • 宇宙
  • 探索
  • 智慧
  • 存在
  • 时间
  • 变化
  • 成长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作者从多个方面,既依照历史的线索、技术发展的过程,也依照艺术的门类、材质工艺的区别,深入到中国文化与审美观念的层次,分析了中国的艺术与工艺,揭示出中国艺术史中最为独特、最为深厚的层面。作者说明了中国的艺术家不似他们的西方同行,不寻求忠实的再现自然物象,而是探索代替模仿的方式,直接地创造出成千上万甚至无限的艺术品。他也为读者指出,模件的思想如何贯通了中国人官本位的文化、中国宗教以及关于个人自由的思想。

本书将带领读者在中国艺术与文化之中做一次深刻的旅行,揭示了中国艺术家是在一个多么复杂的体系之中,生产出成批的艺术品。这个体系深深植根于中国之思想观念——宇宙是由万物所构成。

作者简介

雷德侯 1942年12月7日出生于慕尼黑。

1961-1969年在科隆、波恩、巴黎、台北、海德堡等地学习东亚艺术、欧洲艺术、汉学、日本学。

1969年以《清代的篆书》论文获海德堡大学东亚艺术史博士,随后至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哈佛大学修学。

1975-1976年供职于柏林国立博物馆、东亚艺术博物馆,1976年在科隆大学任教授,同年执教于海德堡大学东亚艺术史系,任系主任兼艺术史研究所所长,1978年任哲学历史学院院长。

雷德侯还是德国东方学会会长、柏林学术院院士、德意志考古研究所通讯员、海德堡学术院院士、英国学术院通讯院士。曾任剑桥、芝加哥、台湾大学客座教授或特约研究员。

其主持的展览有紫禁城的珍宝、兵马俑大军,日本与欧洲,中国明清绘画等。著《米蒂与中国书法的古典传统》、《兰与石——柏林东亚艺术博物馆藏中国书画》,《万物》于2002年获列文森图书奖。

2005年9月7日,雷德侯因对亚洲艺术史的贡献荣获巴尔赞奖。

目录信息

鸣谢
导言
第一章汉字系统
笔画
汉字
序列和集合
文字的目的
模件
历史的过程
为什么不用字母
第二章复杂的青铜铸造术
青铜礼器的发掘
礼器的功能
装饰体系
技术体系
组合
劳动分工
第三章神奇的始皇帝大军
所作何为
缘何而为
如何而为
第四章工厂艺术
漆器
青铜器
丝绸
陶瓷
外销瓷器
海尔德马尔森
第五章建筑构件:斗棋与梁柱
佛光寺大殿
中国建筑体系的五个层次
梁柱体系史
法起寺木塔
应县木塔
建筑标准:营造法式
第六章印刷文字
《大百科全书》的印刷
金简的体系
走向现代
技术溯源
爵铜时代的印刷
陶土和丝织品上的印刷
玺印
信息技术
第七章地狱的官府风貌
地狱诸冥王
陆信忠画坊
数套与一套画作之比较
《十王经》
早期地狱图
模件化的图像志
地狱的官僚机构
第八章 画笔可否自由
百科全书中的艺术分类
艺术收藏
书法的审美抱负
绘画的审美抱负
模件化绘画
西文参考文献
日韩文参考文献
中文参考文献
索引
图版来源
谁识庐山真面目:代跋语
译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德国人出名严谨精确,故此书不见得有趣,但确实极尽细致入微之能事。 外国汉学家往往比中国汉学家更迷中国文化,加上相对较强的分析和论述思维,使得一本讲述中国艺术史的论著,撇开了满是令人头热的术语的常见弊病,描绘得言之有物,环环相扣,而最终的论点,也通过反复的小...  

评分

京东活动,满三百返一百三,不到三十块到手。这部书可能是开放艺术史丛书里面最便宜的一本了。其他的几部都死贵死贵的。不过已经差不多买全了,认真看过其中几部,比较有意思,有启发。 之前没有看过《万物》,不知道写的是什么东西,今天翻开,发现里面居然还有专章讨论印刷的...  

评分

评分

不错~讲得很精辟~可能是对它期待太大~毕竟上过节目` 不过后来发觉如果你对中国美术史有了解就只要读前言和序好了~没耐性者同~  

评分

首先个人觉得这本书非常不错,值得中国人一看。 作为一个外国人眼里看到的中国,跟作为一个中国人眼里看到的中国是如此的不同! 因为中国人从来讲自然,道可道,非常道 知其然 并不去追求其所以然 从来都知其然,突然一下子到了知其所以然。 豁然开朗!!  

用户评价

评分

有些章节如1、3、7、8章并不是很有说服力。然而在研究中提出自己的观点还是很重要的

评分

巧构,附录里全是宝。感觉可以发展成一本中国的《词与物》…模件是否能看成某种可以有效地认识世界、并根据自然界的规则把世界加以部分再现的“episteme”?换言之,全书重点讨论模件是如何被投入生产的,而在投入生产之前,模件是否首先包含了一种认知宇宙的方式/对知识加以整合的方式?怒赞翻译,完全不会意识到自己是在读译本。

评分

《萬物》,中国艺术史中的数学。

评分

鸣谢中对“模件”一词的使用做了明确说明,不仅仅是针对工艺而言,而是功能上的,但后者并未得到彰显。地狱的官府风貌【地狱诸冥王、陆信忠画坊、数套与一套画作之比较、《十王经》、早期地狱图、模件化的图像志、地狱的官僚机构】

评分

请问各位豆友,除了这本书,国内有相关的研究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