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百年政治史(1840-1926),ISBN:9787307052574,作者:李剑农
读历史书是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尤其是读写的好的历史书。李剑农先生的这本历史书故事性强,启迪性强。一方面他把中国近百年的历史写的详略得当,尤其是辛亥革命之后的历史写的活灵活现。另一方面他又跳脱出史实本身,总结事件成败的原因,入木三分。 一个人:整部书中最让人印象...
评分恩,,虽然在高中的时候选修过历史,平时也会看些简单的历史书,但在这本书之前,我对北洋军阀到张学良易帜这段历史可以说是一无所知一片空白 段祺瑞,冯玉祥,曹锟这些名字虽然熟悉,但也就仅有一个名字罢了 然后在这个不该读书的凌晨读完了这东西以后,,我觉得有趣的大...
评分乡贤李剑农所著《中国近百年政治史》,系大学期间与李剑农同为湖南邵阳人的邓文初师在课堂上所荐读书单中之一本,然而我一直未读。今年年初,我游南京之后,偶检某友人架上之书,取此书试读,不忍释之。乃借出在旅途之中起读。然而心性浮躁,时读时辍,垂半年而后看完。看...
评分袁氏临死所受的痛苦,和他自己所加于清室的痛苦大略相同,他的措施也有和载沣相近之处。载沣想藉宣布宪法信条以保持皇位,袁氏也想藉撤销帝制以保持总统;载沣向袁氏投降废止亲贵内阁,起用袁氏组织责任内阁以收人望,袁氏也向段氏投降,废止政事堂,起用段氏组织责任内阁;袁...
评分基本上以一天一章的速度,半个多月看完,辅以看2003年热播并禁播的《走向共和》。对中国近代政治史脉络,政治制度、事件、人物有了重新的梳理和认识。认识分述如下: 第一,这近百年中国人政治生活的主题是:为国家寻找一种合适的政治制度。 在政体选择上,有立宪和共和...
录一则: 广州起义时,黄兴率所部先锋队,攻入督署。至双门底,遇温带雄所率营防军队数百人。温本已与革命党人联络,入城欲达水师行台始换革命党白布臂章。黄等见他们无臂章,不知是同党,即向温带雄发枪,温即倒毙。黄部冲散,温部亦散。黄兴孤身闯入已小店内犹于门隙中射击敌人,敌散后见自身衣上血迹模糊,始知丧去三指。 ---中山布置各部不相闻原则,原为防为清廷剿查,牵一发而全丧之故,不意造成此后果。若两部无此误会,黄花岗之七十二烈士亦不必牺牲,清廷或可早亡。历史其不可测与偶然,大多如此。李先生在他处论黄兴太忠厚老实,可谓不谙政治。一腔热血,赤子之人,于此污浊之世,诚属难得。 军阀混战,看得头晕不已。今日你我亲家,明日即可白刃相加。独中山一生从不贪恋权势财利,总统可相让,南奔北走,竭力周旋造成民国。卒未见中国强盛而身故,此不可谓"长使英雄泪满襟"么? 李老条分缕析,将此乱世之象列于纸上,读来兴味盎然不觉倦。时想,各人于这纷纭动荡的时代中,如何做出选择,同时他们的选择又怎样影响着历史前进?揣测当事人心思,亦为一乐。大概与现时相似,风骚者自领风骚,淡泊者甘于淡泊。政治史尚如此有趣,由此发散开去,各方面的专门史,譬如文化史、党史,联系其时代背景,读来当甚有意思。 读此书最大收获,乃是明白知人论世,须得将此人此事放置于它的社会、时代、事情发生的情境中去,设身处地思索,才可辨出是非,明白真相。当然,因于一时一地、才力见识,占有的永远只是片面的真实。执笔之人试思往事当然明若秋毫,但现时依旧无法看得透彻。究其根源。一则信息不对称,一则个人之力不可能纵观全局。大概这也是贪心之想罢了。
评分除了写到孙大炮那些,其他都是五星
评分今天开始
评分四星半,11年2月4-6日,8月28日
评分真想打个五星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