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與界

區與界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作者:黃國信
出品人:
頁數:317
译者:
出版時間:2006-11-1
價格:28.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108025241
叢書系列:曆史·田野叢書
圖書標籤:
  • 經濟史
  • 曆史人類學
  • 社會史
  • 黃國信
  • 清史
  • 曆史田野叢書
  • 曆史
  • 曆史·田野叢書
  • 區劃
  • 邊界
  • 地理
  • 社會結構
  • 權力
  • 空間
  • 身份
  • 文化
  • 製度
  • 關係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湘粵贛界鄰地區食鹽專賣製度的確立。經曆瞭康熙六年(1667)偏沅巡撫周召南確定的“銷鹽不行引”、康熙十一年(1672)袁繼善查鹽後形成的“領引辦課、計丁派銷”等頗具地域色彩的製度變遷,直到康熙四十五年(1706) 纔以“招商認引”方式納入全國食鹽專賣體係。自嘉道以降迄太平天國時期。又發生瞭“淮粵之爭”、“粵鹽濟湘”等事件,復雜多變而又具有某種內在一緻性的食鹽專賣製度,圍繞著“國計民生”問題,是在商人、士紳、各級官員、百姓之間的衝突與閤作中形成的。錶麵上,製度給人們的感覺是規範且邊界清晰的,實際上傳統時期的製度運作卻靈動多變且界限模糊,製度通過由種種利益關係引發的衝突,鬥爭與閤作來實現,在《會典》、《律例》等文獻中看起來相當一緻的朝廷的典章製度。在不同的地方因而呈現齣不同的麵相。

本書是曆史田野叢書之一,是一部關於清代食鹽買賣研究的理論專著。全書內容分為清初湘粵贛界鄰地區專商引岸製度的確立,嘉慶、道光年間的“淮粵之爭” ,鹹豐、同治年間的湘粵贛賽鄰地區鹽政三大部分,對清代粵贛界鄰地區食鹽專賣進行瞭詳盡的分析,適閤社會研究人員參考學習。

著者簡介

黃國信,湖南酃縣人,中山大學曆史係、中山大學曆史人類學研究中心教授兼曆史係副主任,博士生導師,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纔支持計劃入選者,中國社會史學會理事、中國明史學會理事。

圖書目錄

叢書總序
導言
一、食鹽專賣與區域.區域之界
二、清代的湘粵贛界鄰地區
三、本書的材料、方法與結構
上編 清初湘粵贛界鄰地區專商引岸製度的確立
第一章 “官未有考成,民未有額數”:清代專商引岸製度建立的背景
一、開中製與綱法
二、明初開中法之下的湘粵贛界鄰地區食鹽運銷
三、天順粵鹽運銷體製的變化
四、“抽鹽廠”製度與開中法的終結
五、殷正茂廣西鹽製考訂一兼論廣東與廣西有關鹽法的爭論
六、餘論
第二章 清初湘粵贛界鄰地區鹽區邊界的變動
一、清初湖南南部食鹽專賣之睏境
二、清初之鹽課考成與督銷考成
三、江西吉安改粵為淮
四、衡、永、寶改粵為淮
第三章“壓派粵寫”與湘南“銷鹽不銷引”慣例的維持
一、康熙六年以前桂陽州與郴州地區的食鹽貿易
二、“派行鹽引“與湘南各州縣的反彈
三、“銷鹽不派引。慣例的維持
第四章 袁繼善英雄形象的建構:郴桂鹽法嚮專商引岸製度的過渡
一、湖南地方文獻中的袁繼善形象
二、廣東參罰湖南地方官,繼續嚮郴桂派行粵鹽引目
三、袁繼善查鹽
四、郴桂鹽法嚮專商引岸製度的過渡
第五章 康熙年聞贛州鹽法的變遷
一、改粵為淮與地方的鹽區認同
二、“改淮復粵”與地方官考成之睏境
三、地方官心目中的鹽政
第六章 水運、陸運之爭與專商引岸製度的確立
一、康熙四十六年廣東鹽法的變革
二,桂陽州對康熙四十六年鹽法變革的因應與利用
三、郴、桂二州的運道之爭
四、運道之爭所見之區域觀念
五、贛南的鹽法改革
本編小結
中編 嘉慶、道光年間的“淮粵之爭”
第七章 “兩灌定例”的形成:以淮鹽為中心的清廷鹽政
一、鄰私侵灌與“兩淮定例”基本思想的提齣
二、高斌之議的流産
三、乾隆朝的因循與兩淮鹽區之鄰私問題
四、乾隆末改劃鹽區的失敗與“兩淮定例”的最終形成
第八章 “淮粵之爭”的開端
一、粵鹽嚮淮鹽區的繼續滲透
二、“淮粵之爭”初起湖南
三、阮元與慶保關於熬鍋問題的進一步爭論
四、“淮粵之爭”在江西的開端
第九章 湖廣總督與兩廣總督:“淮粵之爭”中的盧坤
一、“淮粵之爭”的相對緩和與再起
二、“意存畛域”:盧坤處理鹽務之態度
第十章 陶澍拆鹽店:“淮粵之爭”的高潮
一、勘丈攸鎮地界
二、陶澍拆鹽店
第十一章 “淮粵之爭”之結束
一、陶澍與鄧廷楨的爭論:贛南鹽務爭端的結束
二、“淮粵之爭”的終結
本編小結
下編 鹹豐、同治年間的湘粵贛賽鄰地區鹽政
第十二章 成車年聞“粵鹽濟湘”與“鹽廈”徵收
一、晚清的軍事,財政大勢
二、粵鹽入湘的開端
三、入湘粵鹽之鹽厘徵收
第十三章 改粵為淮與禁粵入淮
一、毛鴻賓與勞崇光論改樂桂埠為淮鹽引地
二、曾國藩禁止粵鹽入湘
三、關於改永慶、寶慶二府為粵鹽引地的討論
第十四章 市場格局的變他(代本編小結)
結論:作為曆史過程與觀念的界與區域
徵引文獻
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有的学者说区域是一种历史建构,本书就是通过记述清代盐区的变化,讨论区域是如何被建构出来的。本书最重要的背景是我国的食盐专卖制度,这一制度在我国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目的是控制食盐这一民众生活必需品的供给与销售,为政府增加财税收入。在清代诸种运销体制中,官督商销...

評分

有的学者说区域是一种历史建构,本书就是通过记述清代盐区的变化,讨论区域是如何被建构出来的。本书最重要的背景是我国的食盐专卖制度,这一制度在我国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目的是控制食盐这一民众生活必需品的供给与销售,为政府增加财税收入。在清代诸种运销体制中,官督商销...

評分

有的学者说区域是一种历史建构,本书就是通过记述清代盐区的变化,讨论区域是如何被建构出来的。本书最重要的背景是我国的食盐专卖制度,这一制度在我国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目的是控制食盐这一民众生活必需品的供给与销售,为政府增加财税收入。在清代诸种运销体制中,官督商销...

評分

大老表用普通话说就是大表哥。他是我大姑妈的儿子,比先父小一岁。几年前曾有机会相对晤言,我职业病发作,要求他讲讲他小时候的经历。他语言很简约,不肯多讲,但还是讲了一些让我很吃惊的东西,其中最让我意外的是:他居然挑过盐。   在我们老家,挑盐那是一件不得了...  

評分

大老表用普通话说就是大表哥。他是我大姑妈的儿子,比先父小一岁。几年前曾有机会相对晤言,我职业病发作,要求他讲讲他小时候的经历。他语言很简约,不肯多讲,但还是讲了一些让我很吃惊的东西,其中最让我意外的是:他居然挑过盐。   在我们老家,挑盐那是一件不得了...  

用戶評價

评分

以往的製度史研究中,研究者往往拘泥於典籍中所記載的製度本身,而忽略瞭實際運作中製度的靈活多變與界綫的模糊。該書以長時段的視野梳理瞭清代湘粵贛界鄰地區食鹽專賣製度建立過程中鹽區、鹽界形成和變動的大曆史,同時又充分展示瞭地方政治、市場、王朝利益不斷衝突和調適的曆史場景,可謂良心之作。

评分

研究的方法和角度很有啓發

评分

看瞭一半

评分

看瞭一半

评分

很不錯的書,動態的展示邊界的形成與變遷機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