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与界

区与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黄国信
出品人:
页数:317
译者:
出版时间:2006-11-1
价格:2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8025241
丛书系列:历史·田野丛书
图书标签:
  • 经济史
  • 历史人类学
  • 社会史
  • 黄国信
  • 清史
  • 历史田野丛书
  • 历史
  • 历史·田野丛书
  • 区划
  • 边界
  • 地理
  • 社会结构
  • 权力
  • 空间
  • 身份
  • 文化
  • 制度
  • 关系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湘粤赣界邻地区食盐专卖制度的确立。经历了康熙六年(1667)偏沅巡抚周召南确定的“销盐不行引”、康熙十一年(1672)袁继善查盐后形成的“领引办课、计丁派销”等颇具地域色彩的制度变迁,直到康熙四十五年(1706) 才以“招商认引”方式纳入全国食盐专卖体系。自嘉道以降迄太平天国时期。又发生了“淮粤之争”、“粤盐济湘”等事件,复杂多变而又具有某种内在一致性的食盐专卖制度,围绕着“国计民生”问题,是在商人、士绅、各级官员、百姓之间的冲突与合作中形成的。表面上,制度给人们的感觉是规范且边界清晰的,实际上传统时期的制度运作却灵动多变且界限模糊,制度通过由种种利益关系引发的冲突,斗争与合作来实现,在《会典》、《律例》等文献中看起来相当一致的朝廷的典章制度。在不同的地方因而呈现出不同的面相。

本书是历史田野丛书之一,是一部关于清代食盐买卖研究的理论专著。全书内容分为清初湘粤赣界邻地区专商引岸制度的确立,嘉庆、道光年间的“淮粤之争” ,咸丰、同治年间的湘粤赣赛邻地区盐政三大部分,对清代粤赣界邻地区食盐专卖进行了详尽的分析,适合社会研究人员参考学习。

作者简介

黄国信,湖南酃县人,中山大学历史系、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教授兼历史系副主任,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中国社会史学会理事、中国明史学会理事。

目录信息

丛书总序
导言
一、食盐专卖与区域.区域之界
二、清代的湘粤赣界邻地区
三、本书的材料、方法与结构
上编 清初湘粤赣界邻地区专商引岸制度的确立
第一章 “官未有考成,民未有额数”:清代专商引岸制度建立的背景
一、开中制与纲法
二、明初开中法之下的湘粤赣界邻地区食盐运销
三、天顺粤盐运销体制的变化
四、“抽盐厂”制度与开中法的终结
五、殷正茂广西盐制考订一兼论广东与广西有关盐法的争论
六、余论
第二章 清初湘粤赣界邻地区盐区边界的变动
一、清初湖南南部食盐专卖之困境
二、清初之盐课考成与督销考成
三、江西吉安改粤为淮
四、衡、永、宝改粤为淮
第三章“压派粤写”与湘南“销盐不销引”惯例的维持
一、康熙六年以前桂阳州与郴州地区的食盐贸易
二、“派行盐引“与湘南各州县的反弹
三、“销盐不派引。惯例的维持
第四章 袁继善英雄形象的建构:郴桂盐法向专商引岸制度的过渡
一、湖南地方文献中的袁继善形象
二、广东参罚湖南地方官,继续向郴桂派行粤盐引目
三、袁继善查盐
四、郴桂盐法向专商引岸制度的过渡
第五章 康熙年闻赣州盐法的变迁
一、改粤为淮与地方的盐区认同
二、“改淮复粤”与地方官考成之困境
三、地方官心目中的盐政
第六章 水运、陆运之争与专商引岸制度的确立
一、康熙四十六年广东盐法的变革
二,桂阳州对康熙四十六年盐法变革的因应与利用
三、郴、桂二州的运道之争
四、运道之争所见之区域观念
五、赣南的盐法改革
本编小结
中编 嘉庆、道光年间的“淮粤之争”
第七章 “两灌定例”的形成:以淮盐为中心的清廷盐政
一、邻私侵灌与“两淮定例”基本思想的提出
二、高斌之议的流产
三、乾隆朝的因循与两淮盐区之邻私问题
四、乾隆末改划盐区的失败与“两淮定例”的最终形成
第八章 “淮粤之争”的开端
一、粤盐向淮盐区的继续渗透
二、“淮粤之争”初起湖南
三、阮元与庆保关于熬锅问题的进一步争论
四、“淮粤之争”在江西的开端
第九章 湖广总督与两广总督:“淮粤之争”中的卢坤
一、“淮粤之争”的相对缓和与再起
二、“意存畛域”:卢坤处理盐务之态度
第十章 陶澍拆盐店:“淮粤之争”的高潮
一、勘丈攸镇地界
二、陶澍拆盐店
第十一章 “淮粤之争”之结束
一、陶澍与邓廷桢的争论:赣南盐务争端的结束
二、“淮粤之争”的终结
本编小结
下编 咸丰、同治年间的湘粤赣赛邻地区盐政
第十二章 成车年闻“粤盐济湘”与“盐厦”征收
一、晚清的军事,财政大势
二、粤盐入湘的开端
三、入湘粤盐之盐厘征收
第十三章 改粤为淮与禁粤入淮
一、毛鸿宾与劳崇光论改乐桂埠为淮盐引地
二、曾国藩禁止粤盐入湘
三、关于改永庆、宝庆二府为粤盐引地的讨论
第十四章 市场格局的变他(代本编小结)
结论:作为历史过程与观念的界与区域
征引文献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大老表用普通话说就是大表哥。他是我大姑妈的儿子,比先父小一岁。几年前曾有机会相对晤言,我职业病发作,要求他讲讲他小时候的经历。他语言很简约,不肯多讲,但还是讲了一些让我很吃惊的东西,其中最让我意外的是:他居然挑过盐。   在我们老家,挑盐那是一件不得了...  

评分

大老表用普通话说就是大表哥。他是我大姑妈的儿子,比先父小一岁。几年前曾有机会相对晤言,我职业病发作,要求他讲讲他小时候的经历。他语言很简约,不肯多讲,但还是讲了一些让我很吃惊的东西,其中最让我意外的是:他居然挑过盐。   在我们老家,挑盐那是一件不得了...  

评分

有的学者说区域是一种历史建构,本书就是通过记述清代盐区的变化,讨论区域是如何被建构出来的。本书最重要的背景是我国的食盐专卖制度,这一制度在我国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目的是控制食盐这一民众生活必需品的供给与销售,为政府增加财税收入。在清代诸种运销体制中,官督商销...

评分

有的学者说区域是一种历史建构,本书就是通过记述清代盐区的变化,讨论区域是如何被建构出来的。本书最重要的背景是我国的食盐专卖制度,这一制度在我国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目的是控制食盐这一民众生活必需品的供给与销售,为政府增加财税收入。在清代诸种运销体制中,官督商销...

评分

大老表用普通话说就是大表哥。他是我大姑妈的儿子,比先父小一岁。几年前曾有机会相对晤言,我职业病发作,要求他讲讲他小时候的经历。他语言很简约,不肯多讲,但还是讲了一些让我很吃惊的东西,其中最让我意外的是:他居然挑过盐。   在我们老家,挑盐那是一件不得了...  

用户评价

评分

经济史不仅关注历史上的经济现象,更要探究经济现象之下的社会运作

评分

正如作者所说,的确行文有些繁琐。前面几十页挺有意思,作者所讲的从北进广东的路线比较有趣,对理解三水、清远等地理位置有所助益,书中反复讲了韶关、赣州、郴州三地的盐政问题,跟郑永年所揭示的财政分权、行政发包理论很贴切。

评分

盐很难弄,角度很好

评分

正如作者所说,的确行文有些繁琐。前面几十页挺有意思,作者所讲的从北进广东的路线比较有趣,对理解三水、清远等地理位置有所助益,书中反复讲了韶关、赣州、郴州三地的盐政问题,跟郑永年所揭示的财政分权、行政发包理论很贴切。

评分

以往的制度史研究中,研究者往往拘泥于典籍中所记载的制度本身,而忽略了实际运作中制度的灵活多变与界线的模糊。该书以长时段的视野梳理了清代湘粤赣界邻地区食盐专卖制度建立过程中盐区、盐界形成和变动的大历史,同时又充分展示了地方政治、市场、王朝利益不断冲突和调适的历史场景,可谓良心之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