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利·穆利斯(Kary Mullis)1944年出生于北卡罗来纳州。他在南卡罗来纳州的哥伦比亚长大,在佐治亚理工学院上大学。1973年,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获生化博士学位。穆利斯博士发明了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并因此于1993年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及日本奖。现在,他和妻子南希(Nancy)住在加利福尼亚州的纽波特比奇。
本书是1993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凯利·穆利斯的自传。作者以亲身经历介绍了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诞生的传奇故事和发展、传播的内幕,以及他的获奖经过。同时,穆利斯还谈到了辛普森案、毒蜘蛛、毒品、他的童年趣事、对温室效应和艾滋病的独到见解。本书展示的是一位非传统的科学家形象,一个在科学研究上颇有创造性但有时又会走弯路,工作上严肃认真,生活上不拘自任的凯利·穆利斯。
序言
第一章 PCR的发明
第二章 人奖
第三章 实验室是另一个玩的地方
第四章 洛杉矶的恐惧和律师
第五章 感觉领域
第六章 在玩电中思考
第七章 和哈里一起的夜晚
第八章 笑气历险
第九章 阿伏伽德罗常量
第十章 谁主沉浮?
第十一章 科学方法怎么了?
第十二章 来自斜蛛属隐上的攻击
第十三章 异彤禁入
第十四章 第10000天生日
第十五章 营养困惑时代
第十六章 化学与美好生活
第十七章 结论有待商榷
第十八章 若有幻灯片,不如呆在家
第十九章 我是机器吗?
第二十章 专业生物化学
第二十一章 懦夫时代
本书得到的赞誉
作者对艾滋病病毒引起艾滋病以及对全球变暖这两个至少对我而言是常识的说法提出了质疑,并提供了详细分析。 他还反复说明一些政府和某些机构或公司为了自身利益而恐吓公众的伎俩,强调利益博弈,以至于我开始质疑我生活的世界、我所接受的教育等等是否真实,是否安全。 至于...
评分记得最初听说这本书是在“医学八号楼”上,后来又被大二时代生化实习课的年轻老师在头脑中强化了一遍,今次终于有机会与时间将其读完。 本书的出版,可以见到其并未在中国大陆受到足够的重视,比如一系列令人作呕的翻译,以及随处可见的错误评论。开篇可见的内容提要即可见到...
评分 评分 评分作者对艾滋病病毒引起艾滋病以及对全球变暖这两个至少对我而言是常识的说法提出了质疑,并提供了详细分析。 他还反复说明一些政府和某些机构或公司为了自身利益而恐吓公众的伎俩,强调利益博弈,以至于我开始质疑我生活的世界、我所接受的教育等等是否真实,是否安全。 至于...
科研版Jack Johnson,与众不同的技术品味,另外还是个特立独行的老怪物。
评分lsd定要体验一次。七种感知。
评分lsd定要体验一次。七种感知。
评分超强的人格魅力,简直就是生物界的费曼嘛
评分值得读,但是不喜欢作者,他很象另一位诺贝尔奖美国科学家:理查德.费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