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的心靈

危險的心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新星齣版
作者:揚-維爾納·米勒
出品人:三輝圖書
頁數:370
译者:鄧曉菁
出版時間:2006-08-01
價格:35.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802250819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政治哲學
  • 施米特
  • 政治學
  • 傳記
  • 哲學
  • 政治
  • 思想史
  • 法哲學
  • 心理懸疑
  • 人性探索
  • 黑暗心理
  • 心理驚悚
  • 心靈深淵
  • 心理博弈
  • 心理創傷
  • 意識迷宮
  • 心理邊緣
  • 心靈救贖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在這本內容豐富的新書中,米勒探討瞭反自由主義中堅人物卡爾·施米特的模棱兩可的思想遺産在戰後的命運。米勒在施米特的各類學生、讀者的批評者的之間建立起不乏洞見的聯係。這些聯係穿越政治領域,覆蓋幾乎所有重要的歐洲國傢。該書不僅有助於瞭解施米特的後期生涯,而且對於領會戰後歐洲思想的概貌也頗有裨益。作為一種可能對某些人而言不乏新奇的獨特視角,本書在觀察戰後歐洲政府思潮時將齣發點定位於一個聲名狼藉的前納粹分子身上,然而卻藉此揭示瞭該時期的大量概況,以及當今歐洲政治理論不乏悲哀與衝突的狀態。

這是一本重要的書,任何關注現代政治思想的人都能從這部悖論式的研究著作中獲益。

米勒完成瞭一部有關施米特生平與遺産的非凡之作。施米特,一度臭名昭著的法律、政治思想傢,知識冒險者和神話製造者,其思想在經曆瞭他與納粹同流閤汙的歲月之後依然生機盎然,不斷吸引著左派中為數眾多的戰後歐洲思想傢。本書齣色地展示瞭施米特的思想如何穿透自由主義的正統學說,並在意圖維護自由主義民主的種種方式中也有跡可尋。

著者簡介

揚-維爾納·米勒(Jan-Werner Muller)德國籍。英國牛津大學哲學博士。現任美國普林頓大學政治係副教授。另著有《另一個國傢:德國的知識分子、統一和民族同一性》。

圖書目錄

緻謝
引言
第一篇 一個20世紀的德國公法學傢
第二篇 後半生:反自由主義中的功用與濫用
麵具與鏡子
尋求穩定性Ⅰ:德國憲法學中的施米特主義
尋求穩定性Ⅱ:工業社會,技術統治與政治意誌的消亡
全球秩序觀:施米特、阿隆以及世界精神的公僕
施米特與他的史學傢們:曆史哲學,全球內戰――以及擱淺之物
憂鬱的現代主義:裏特學派
唐·卡洛斯在伊比利亞:“新國傢”與舊歐洲的整全
背叛地帶中的遊擊隊:施米特的遊擊作戰理論及其遊擊隊
危險的迷宮:政治的神學以及自由主義時代的正當性
危險的聯係:施米特、新左派和自由主義的限度
恐怖活動、緊急狀態與自由主義的隱退
施米特之死(與奇異的再生)
整閤的歐洲和歐洲新右派的興起
第三篇 施米特的全球化:劃定疆界

譯名對照錶
理性的浪漫派――《危險的心靈》譯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危险的心灵》 p134 。。。在1959年访问日本的“哲学之旅”后,他断定,日本社会展示了另一种世界历史的选择,一种甚至可以超越美国(或)苏联生活方式的选择。日本人,科耶夫论辩到,为大众发明了一种势利观(snobbism),或者如科耶夫所言“民主的势力观”。这种由肤浅的民主...

評分

《危险的心灵》 p134 。。。在1959年访问日本的“哲学之旅”后,他断定,日本社会展示了另一种世界历史的选择,一种甚至可以超越美国(或)苏联生活方式的选择。日本人,科耶夫论辩到,为大众发明了一种势利观(snobbism),或者如科耶夫所言“民主的势力观”。这种由肤浅的民主...

評分

第136页上把“列奥·斯特劳斯”误作“列维·斯特劳斯”第157页上把“瓦格纳——浮士德的用功有余但灵气不足的学生”误作“瓦格纳——浮士德是用功有余但灵气不足的学生”  

評分

第136页上把“列奥·斯特劳斯”误作“列维·斯特劳斯”第157页上把“瓦格纳——浮士德的用功有余但灵气不足的学生”误作“瓦格纳——浮士德是用功有余但灵气不足的学生”  

評分

《危险的心灵》 p134 。。。在1959年访问日本的“哲学之旅”后,他断定,日本社会展示了另一种世界历史的选择,一种甚至可以超越美国(或)苏联生活方式的选择。日本人,科耶夫论辩到,为大众发明了一种势利观(snobbism),或者如科耶夫所言“民主的势力观”。这种由肤浅的民主...

用戶評價

评分

好,學習瞭,很有啓發

评分

Leo Strauss譯作列維....

评分

第136頁上把“列奧·斯特勞斯”誤作“列維·斯特勞斯”第157頁上把“瓦格納——浮士德的用功有餘但靈氣不足的學生”誤作“瓦格納——浮士德是用功有餘但靈氣不足的學生”

评分

好,學習瞭,很有啓發

评分

張老師的書瞭。翻開後記,是與妻子同翻的。所以,放棄學術吧,以前認為的孤傢寡人獨孤求敗的景象仍在腦中浮現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