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身体、国家

历史、身体、国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新星出版社
作者:黄金麟
出品人:三辉图书
页数:256
译者:
出版时间:2006-08-01
价格:24.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801488824
丛书系列:中生代思想书系
图书标签:
  • 社会学
  • 身体
  • 历史
  • 身体社会学
  • 黄金麟
  • 近代史
  • 社会史
  • 历史人类学
  • 历史
  • 身体
  • 国家
  • 文化
  • 政治
  • 社会
  • 身份
  • 权力
  • 记忆
  • 叙事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这本书基本上想要回答三个问题,那就是:我们的身体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历史变化,才有现今的样子?这种身体的发展状态隐含了怎样的历史特定性与危险性?它能否被当成是一种普遍、永恒的身体模式来看待?对这些问题的质疑与回答构成了本书的基本论调。作者希望通过这些讨论来澄清,身体的存在和意义是怎样在近代中国的历史演变中,因随着国家民族命运的更动而被积淀、塑造出来?这本书以四个议题来证明揭示身体在近代中国的变化。它们分别是:身体的国家化、法权化、时间化、空间化发展。

在身体的国家化发展方面,作者以出现在清末民初的系列国民改造运动,以及伴随而来的教育体制改变,来省察身体的国族化发展。身体的法权化发展探讨的是,近代中国的法系由旧有的伦理法演变为权利法时,身体的发展和建构在其中经历了什么变化。  这种改变对独立的身体和国家民族化的身体建构有什么作用?至于在时间化方面,作者论证“世界时间”在十九世纪下半叶侵入中国,对中国的身体所造成的关键影响。而在空间化方面,作者以清末民初的学生运动为例,以游移在街道和公共广场上的身体来检视身体的建构与空间的关联。

通过这些讨论,作者希望呈显一个图像,那就是身体的生成其实是一个非常政治性的过程与结果。这种为了国家,以及经由国家,而形成的身体认知方式,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与世事的演变而消减,相反地,它正以强势的态度主导着当代中国的身体发展。这本书的撰写就是想要开启一道门,让我们一窥这种偏狭发展的危险。

作者简介

黄金麟,台湾东海大学社会学系学士,美国加州大学洛山矶分校(UCLA)社会学硕士、博士,现任台湾东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兼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学理论、民国时期的文化与政治、身体社会史、战争与现代性等。著有《政体与身体:苏维埃的革命与身体,1928-1937》(2005)等书,另有多篇论文发表。

目录信息

自 序
第一章 身体与政治
为何是身体?
身体的社会学思索
近代中国的身体发展与身体研究
第二章 军国民、新民与公民的身体——身体的国家化生成
“模范生”的言说生产
改造人作为改造一切的基础
军国民、新民与公民的思想牵演
格式化的身体规训
结论
第三章 礼法斗争下的中国身体——法权身体的诞生
刑律与身体
旧律与身体
身体的法权化
礼法之争:一场身体的从属战争
民法上的“人”与身体
结论
第四章 钟点时间与身体
身体与时间
世界时间的采纳
钟点时间的兴起
身体的时间化与钟点计值
教化性身体与时间
结论
第五章 游移的身体与空间的身体建构
空间与身体
“示威”:身体的空间展演
法权与时间的空间实践
空间的挪用与身体行动
结论
第六章 身体的去从
参考文献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终于把这本书看完了, 再某种程度上来说,总觉得台湾的学者对于这段的历史特别的敏感,或者是一个共同的记忆把,也很便于叙述,也可能这个原因,黄的这本书来了中国,而另外一本没有。 书中从4各方面来讲关于清朝到民国这段时期身体的改造, 国家化的身体 法制化的身体 时间化...  

评分

很优秀的社会学研究,从一个小的方向切入,解决一个现实的问题,条理清晰,支撑严谨,呵呵,读后很舒服。 不过看这种非本专业的书籍往往只对结论很感兴趣,看明白那些有趣的结论这本书对于我来说就已经足够了,大量的史料支撑似乎实在没有什么动力读下去。所以所有伟大的书都有...  

评分

终于把这本书看完了, 再某种程度上来说,总觉得台湾的学者对于这段的历史特别的敏感,或者是一个共同的记忆把,也很便于叙述,也可能这个原因,黄的这本书来了中国,而另外一本没有。 书中从4各方面来讲关于清朝到民国这段时期身体的改造, 国家化的身体 法制化的身体 时间化...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翻过。虽然为这种问题意识打动,但读下去有种很奇怪的感觉,往往觉得身体成了噱头。

评分

身体发展的四个面向:国家化、法权化、时间化、空间化。 人身的异化,从古自今,怕是没有消停过的。

评分

翻了几篇

评分

想起了安东尼吉登斯

评分

第三章要再重新看。这本书亮点就是对身体生成的每一个面向的讨论都放置在了当时大的国际关系、具体的历史背景下去讨论。另外较多地用了“比较”的研究方法,私塾与学校、作为空间的街道与作为空间的大学的区别、军国民运动与新文化运动、钟表在中西方广泛使用的不同之处等等,会很有助益读者去理解。对了,还有就是本书所讨论的“身体”实则就是一种媒介吧,感觉把书的题目改为《作为媒介的身体》也能说的过去哈哈哈哈。本书的缺点就是太过于宏观,而且一些概念拿来就用也不去好好探讨概念本身有可能存在问题,比如在谈到“个人主义”这个概念的时候,处理比较粗糙了吧。我是真的发现现在好多书参考文献比书本身更精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