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担任两广总督的叶名琛,是近代中国史上以“海上苏武”知名的悲剧人物,也是清朝封疆大吏而不幸被外国侵略军俘虏的“唯此一人”。作为当时中国方面外交和军事活动的重要主持人,由于战败,他受到举国上下的责难,以一个“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的颟顸误国的形象,通过所谓“信史”,一代一代地传了下来。本书作者在大量征引中外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此进行新的探索,得出了与传统看法截然相反的结论:叶名琛不仅是一位兼资文武的封疆大吏,更是一位坚守民族气节的爱国主义者,在历史评估中应获得与林则徐相等的地位。
在中国的史籍中,叶名琛的声誉不佳。长期以来,他被史家论定为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顽固而惧外的典型人物。澳大利亚籍华裔学者黄宇和院士的研究,对于叶名琛处理国内事务诸问题,同中国学术界的著述似无本质性的差别,只是学术视角与话语系统的不同而已。其最主要的不同之处,是叶名琛对外交涉中的所作所为。黄宇和院士对薛福成综合时人记述所做的叶名琛“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真诚”的著名概括,逐项进行了深入的检讨,依据翔实的史料,得出了完全相反的结论。与中国传统史籍不同,本书基本上全面肯定了叶名琛的对外交涉,以及他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部署、策略运筹和悲壮的结局等等。
先看的茅海建先生的《近代的尺度》,3年之后再读的此书,我的评价是茅海建先生的书更加脸谱化了,因为茅先生的著作的资料大部分来自清宫档案的奏折和英国外交部的公文,近代的尺度的评价的标准也更加具有现代色彩,相比黄著更脱离时人时景。我认为这种差异主要还是引用资料的差...
评分先看的茅海建先生的《近代的尺度》,3年之后再读的此书,我的评价是茅海建先生的书更加脸谱化了,因为茅先生的著作的资料大部分来自清宫档案的奏折和英国外交部的公文,近代的尺度的评价的标准也更加具有现代色彩,相比黄著更脱离时人时景。我认为这种差异主要还是引用资料的差...
评分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长期以来对叶名琛的印象仅限于此。黄宇和教授这本书驳斥了这一观点,本书小部分简述了叶名琛早期的生活、工作,重点还是从1849年叶名琛开始担任广东巡抚的工作开始,直到死于加尔各答终章,全书最可圈可点的有两处:一,黄宇和在英看了叶名琛的书...
评分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长期以来对叶名琛的印象仅限于此。黄宇和教授这本书驳斥了这一观点,本书小部分简述了叶名琛早期的生活、工作,重点还是从1849年叶名琛开始担任广东巡抚的工作开始,直到死于加尔各答终章,全书最可圈可点的有两处:一,黄宇和在英看了叶名琛的书...
评分本书与潘旭澜的太平杂说叙事风格迥异,却有同样震耳发聩的颠覆效果,更难得的是,这样成熟的历史著作竟出于一位28岁的青年学生之手。 ... (本书作者黄宇和是英国皇家历史学院及澳大利亚社会科学院的双料院士) ...
为叶名琛作传
评分发现凡是博士论文的都写得尤其用功。
评分帝国最能干、廉洁的官员在新时代新局势下的大失败。
评分总觉得,辩诬不应该是历史学家的职责和目标,更好地解释今天之由来才是最重要的。
评分发现凡是博士论文的都写得尤其用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