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相关的研究已经很多,本书的研究仍能使人耳目一新。
大量档案材料的披露,包括收藏于北京的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东京的日本外务省外交史料馆,台北的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故宫博物馆文献处。
重大史实的精心考证与重要场景的细密描述:戊戌政变的时间,过程与原委;中下层官员与民众对变法的建策;张之洞调京主持朝政与机会错失;光绪皇帝的对外观念;日本政府的观察与反应。
旧说的认知、补证与修正,新说的展开、论证与建立,作者集五年半的全部精力于此。
茅海建,1954年生于上海,先后毕业于中山大学历史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硕士)。现为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主要著作有:《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苦命天子:咸丰帝奕詝》《近代的尺度:两次鸦片战争的军事与外交》。
茅海建先生的著作往往能使人燃起些许故国情怀,隐约思付史实理不清、史理辨不明,便是当下的前行与发展亦不免磕绊。俟从书堆中探出头来,却愈亦发觉现实与史实、事理与史理的隔。陡然记起西哲波普尔至于历史决定论的申斥:在不能用科学方法预测科学知识增长的前提下,我们又哪...
评分茅海建先生的著作往往能使人燃起些许故国情怀,隐约思付史实理不清、史理辨不明,便是当下的前行与发展亦不免磕绊。俟从书堆中探出头来,却愈亦发觉现实与史实、事理与史理的隔。陡然记起西哲波普尔至于历史决定论的申斥:在不能用科学方法预测科学知识增长的前提下,我们又哪...
评分茅海建先生的著作往往能使人燃起些许故国情怀,隐约思付史实理不清、史理辨不明,便是当下的前行与发展亦不免磕绊。俟从书堆中探出头来,却愈亦发觉现实与史实、事理与史理的隔。陡然记起西哲波普尔至于历史决定论的申斥:在不能用科学方法预测科学知识增长的前提下,我们又哪...
评分 评分读书手记——戊戌变法史事考 第一篇 读书初考 茅海建先生的《天朝的崩溃》曾经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缜密的统计数据,科学的逻辑推理,可以说,《天朝的崩溃》是建国以来最优秀的一本鸦片战争史著作。后来的《苦命天子》与《近代的尺度》也再次印证了这一点,先生横溢的...
扎实
评分精深
评分补标,大二学近代史时候读的。一旦心情不好,读茅先生的书就有迫使你内心平静下来的力量,这可能就是所谓考据派的魅力吧……似乎近年出了新版,还没有读过,听说是加入很多新材料。但我不做本专业,就当是学习文章的写法了。钦佩。
评分精彩绝伦,适合对事件有大体把握的读者。戊戌变法之所以扑朔迷离,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康有为等人在海外作伪史,由于他们是事件的亲历者,许多人不加辨析地采信;二是戊戌变法的时间太短,许多事情相互重合,不容易厘清。茅海建《戊戌变法史事考》的目的,就在于“史实重建”,利用一手资料考证当时最有可能发生的事情,非常辛苦,也非常难得。本书是论文集,涉及到戊戌政变的过程,张之洞与沙市事件,司员市民上书,光绪帝对外观念以及日本政府的态度,非常细致。有新的观点,对于过去的研究,本书也一一列举,证明或反驳。光绪与慈禧之间对于政务轻重有“事后报告”与“事先请示”的差别,光绪试图增加自己的权力,这是慈禧突然回西苑的原因;袁世凯的高密在此之后,导致了政变及事态扩大。这是常常有误解之处。茅海建真是宝藏啊。
评分扎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