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筱才,江西都昌人,1970年1月生。毕业于浙江大学,历史学博士。曾在浙江大学任教7年,2001年至2003年在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2003年9月入复旦大学历史学系,任教授。近年来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近代政治史与经济史,尤其集中于近世商人与社会政治变动之关系。出版有《北伐前后的商民运动(1924-1930)》并在《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中国经济史研究》、《抗日战争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0余篇。
中国资产阶级,一个被广泛使用的概念,然而,这个词语所代表的究竟是什么呢?想象出来的幻影,还是历史的实像,近代中国历史上城镇里大大小小的生意人,他们真的构成了一个有政治企图的阶级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理解他们与政治间的关系,本书以作者自己的构建的解释框架为轴心,对此一问题提出了全新的看法。
这本小书的初版,转眼已过去15年了! 让一个研究者回头再来细读自己多年前写的旧作,并且同意再次出版,其实是件蛮困难的事。作为一个研究者,总是希望自己在不断成长进步,对历史的认知,按道理也应该随着年岁的增长而更加深入,所以不断推出新著,以“新我”去超越“旧我”,...
评分近代中国风云变幻,政治变迁造成各阶级阶层剧烈变动。关于中国近世商人的研究,主要为两个方向:1.探讨中国资产阶级的萌芽及其软弱性;2.揭示中国现代工商文明的起源。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导师、历史学者冯筱才认为其中有些问题。比如,“资产阶级”这个概念过于宽泛,党人、军人...
评分作者太急于和“资产阶级范式”作战,以至于走向了一个同样极端的观点:商人本质上并没有政治企图,参政仅是为了稳定商业秩序和保护私有产权。为此他们完全有可能依附强权;一旦这些条件基本达成,商人旋又退出政治过程。作者批评其他历史研究预设太强,但是本书的预设难道不是...
评分作者太急于和“资产阶级范式”作战,以至于走向了一个同样极端的观点:商人本质上并没有政治企图,参政仅是为了稳定商业秩序和保护私有产权。为此他们完全有可能依附强权;一旦这些条件基本达成,商人旋又退出政治过程。作者批评其他历史研究预设太强,但是本书的预设难道不是...
评分这本小书的初版,转眼已过去15年了! 让一个研究者回头再来细读自己多年前写的旧作,并且同意再次出版,其实是件蛮困难的事。作为一个研究者,总是希望自己在不断成长进步,对历史的认知,按道理也应该随着年岁的增长而更加深入,所以不断推出新著,以“新我”去超越“旧我”,...
五四、五卅运动一章最好,同时也能体现秩序之义。产权与合约之辨,值得观察商人行为。
评分这书真的买不到了?
评分很好的社会中层视角的研究著作,采用的是事件研究+片段细节分析的模式,从史实还原来讲,资料的全面系统性还需加强,从理论和实证的结合来说,做的确实出色,达到了互证的目的。尽管在内容系统性上还需拓展,但在逻辑和资料分析上本书堪称超级大毒草,还原商人群体的真相,商人举动的常态(专注经商挣钱)与特定环境下变态行为(动荡时局中在成本可承受下尽力维持社会秩序),指出革命和阶级史观(只知道牟利的商人的一些应对时局的临时举措谈不上有目的的政治行为)的谬误,革命前,革命中、革命后不同地区商人的表现和态度,运动的乱象和副作用一览无余。额外一点想法,还需尽量继续分清商人内部的区别,在商人群体中再细分实业家、银行家、钱庄老板,中间商进行专门、综合研究也很有必要,对五四,五卅运动的负面效果以及运动失败原因的分析非常独到
评分中国商人形成不了资产阶级意识,因为政府和社会不尊重个人产权,所以商人只能成为高级韭菜,商人没有政治意识,一切以求稳定秩序成本为计算,政治失序如北洋时代他们能体现一定政治地位和社会担当角色,但这并非商人自己愿意承担的角色,他们只愿意在商言商,所以当另外一种势力能给他们带来稳定和秩序时,他们就决定依附于kmt,结果被利维坦党国割韭菜
评分这书真的买不到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