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事

医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讴歌:原名常青,医学博士,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八年制医学系。毕业后赴美读博士后,于俄亥俄州立大学从事抗结核药物课题研究一年,于宾夕法尼亚大学从事血友病的基因治疗研究两年。回国后投入抗肿瘤生物一类新药的临床开发。现居北京,任职某著名跨国制药公司。

—— 摘自当当网

出版者:北京出版社
作者:讴歌
出品人:
页数:244
译者:
出版时间:2006-6
价格:29.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00064742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医学 
  • 医事 
  • 医疗制度 
  • 医疗 
  • 讴歌 
  • 健康 
  • 医生 
  • 生活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人总不免要和医生、医院、医疗打交道,所有这些与人健康和生存质量相关的事统称为医事。医事与普通人认真对待的楼事和亲事,与大家奋力争取的事业成就同等重要,甚至更为重要。事实上,所有对医事的有效经营和准备,总能让人在人生规划中多些主动性,也总能让人获得医疗体系较好的照顾,而所有对它的忽略,都带给人措手不及的痛楚和意料之外的损失。

这本由局内人写的书让你了解医界现状和运行规则,了解医学的局限,医生的尴尬和体系的困窘,最主要的是:能让你解在有限的条件下怎么和医生结盟。抱怨和愤怒对于就医无济于事,作为普通人,面对这个复杂工程唯一可靠的选择是保持理性, 做个了解内情也足够聪明的合作者。

人该如何面对疾患和治疗疾患,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病人如何面对医生和医院这么简单的事,它涉及人怎么去认识目前医学理念,技术、服务、经济、治疗体系。对于个人而言,一旦疾患发生,他必须开始考虑如何去面对一个庞杂的系统,了解这个系统中从未明言的规则,了解那些不能直接在医院里获知的隐情,调整出一个良好的心态,调动起自己的智慧去有效应对。

医生和病人在一个千疮百孔的体系下各自感受到失望和伤害,这本书让两种角色重新审视各自的位置和需求。作者提供了一个开阔和多层次的视角,客观通达,她细腻深切地分析了生与死,疾病与医疗,技术和人情,这些对于严肃地检点一个矛盾重要的医疗世界,推进建设一个合理高效的新医疗世界,将会是弥足珍贵的思考。

—— 摘自当当网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讴歌告诉我们: 让自己的精神更强大。选择自己最舒服的方式面对疾病。 选择尊严、愉悦和谦卑。 喜欢这本书。 另外,从这本书出发,我找到了“自私的基因”,正在读,很好啊!  

评分

DAY83/100 《医事》0204 2019年12月24日6时许,北京民航总医院急诊科杨文副主任医师在自己的工作台上遭到一位患者家属的砍杀,终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于2019年12月25日零时50分不幸去世。 医患问题由来已久,近年来发生了多起恶性事件: 2019年4月上海仁济医院李宝华被患者家...  

评分

本来看到大家的评价,和书上的内容宣传以为会是一本比较先进,有深度的书,没想到看完之后大失所望,甚至最后一章都是一览而过。 作者也许是想写出一些有深度的东西,但是实在是内容空洞,言谈空乏,没有深刻的依据,至少从思想上来说没有深刻的东西。  

评分

如果不是因为父亲数月来沉疴抱病,我几乎日日穿梭在迷宫一般的医院,大概和绝大多数身边的朋友一样,我上班、娱乐、关心八卦、讨论楼价。医院,与我的生活如同两条笔直的平行线,是逛街路上经过的任意一处不相干的建筑。但一切都被家人的一场大病改变了,我开始与一向陌生...  

用户评价

评分

院长

评分

感觉一般,还是有炒作和夸张的嫌疑。也许是因为一些东西已经很熟,有了自己的体会和感想,毕竟作者并不是想写给我这样的读者。另外也是自己的处世原则在变,更希望经验和领悟来自生活中直接的切身体验,而不是源于间接的文字和书籍。

评分

医生们似乎正从和蔼可亲变得愈发暴躁、冷漠、不耐烦。曾经的白衣天使竟都摇身一变成了收红包的刽子手。医患双方都有着苦衷,医疗制度还有很多缺陷与不足。但最为重要的是,“病人”首先是“人”。在医生越来越把病人当作生病的机器、把诊断当作流水线上的机器零件检测与修理的今天,病人希望找回做人的尊严。至于没品的新闻~根治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评分

给三星半。在这本书里,学到了一个新词——人死观。

评分

2007-04-14读毕,感觉对中西方的医疗体制有了一个较为客观的认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