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著者阿尔弗雷德·阿德勒(1870一1937)是奥地利著名心理和精神病理学家。他早年学医,大概在1900年开始探索、研究人的心理疾病。他是提出关于人的卑感的概念和理论的第一人。在1937年出版的《人的器官缺陷及其心理补偿》一书中,他提出人的生理缺陷带来了人的自卑感;如果人对自卑感无法找到满意的补偿,那么,人就会有精神疾病——亦即心理、感情的功能性紊乱和失调。后来,他进一步完善了他的关于自卑感及其补偿的这一核心理沦,并创建了个体心理学。
本书围绕如何帮助儿童形成一个正常、健康的人格这一问题,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教育理念,着重强调要用正确的方法帮助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信、勇敢不畏困难的品质,以及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目录
第一章 导言
第二章 人格的统一体
第三章 追求优越感和它对教育的意义
第四章 如何引导孩子追求优越感
第五章 自卑情结
第六章 孩子的成长:防止自卑情结
第七章 社会感情及其发展的障碍
第八章 孩子在家庭的位置:孩子的心理及其相应的对策
第九章 新的环境——对儿童的准备工夫的一种测试
第十章 孩子在学校
第十一章 外在环境对孩子的影响
第十二章 青春期和性教育
第十三章 教育者的任务
第十四章 对父母的教育
附录一 个人心理问卷
附录二 五个孩子的个案及其评论
误打误撞遇到的好书,前前后后花了7个多小时细细读完。很庆幸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前读到了,很遗憾没有在更早之前读到。接下去要看另一本《儿童教育心理学》。 我对自己做一个父亲的要求,是成为一个好玩伴、好向导。 要做到好玩伴在方法上还是比较简单的,但是时间成本的投入却很...
评分 评分 评分与上本书一致,不同的翻译和出版社罢了
评分与上本书一致,不同的翻译和出版社罢了
评分Adler
评分个体心理学的一些观点挺有趣的:人生而自卑 但又追求优越感,正是这两者构成了人格特质。人格特质是在儿童甚至婴幼儿期就形成,这和传统“三岁看老”的观点是挺接近的。幼时的生活经历塑造人的认知,很多问题都来自于自身认知的偏差,长大后想去纠正应该是非常困难,而且代价很大。
评分个体心理学的一些观点挺有趣的:人生而自卑 但又追求优越感,正是这两者构成了人格特质。人格特质是在儿童甚至婴幼儿期就形成,这和传统“三岁看老”的观点是挺接近的。幼时的生活经历塑造人的认知,很多问题都来自于自身认知的偏差,长大后想去纠正应该是非常困难,而且代价很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