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文学理论 刘若愚 海外汉学 文艺理论 文学研究 中国文学 文论 中国文论
发表于2024-12-22
中国文学理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作者在本书中从当代文学理论的不同视角来研究和阐释中国文学与文论,以行上理论、决定理论、表现理论、技巧理论和实用理论等西方文论的范畴为框架来挖掘中国文学的价值,力图打破中西文化研究的壁垒。作者指出,各种异质文化中的文学理论的比较研究有助于提出一个“最终的一般的文学理论”。除了研究视角的独特之外,本书还开辟了不少新的研究空间,为之后的比较诗学研究提供了诸多启示。因此本书又被认为是中西比较诗学的一部里程碑式著作。
刘若愚(James Liu,1926-1986),生前为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主要研究中国古典诗歌、诗论和文论,以及中西比较文学、比较诗学。他还著有《中国诗艺》、《中国之游侠》、《李商隐的诗》、《北宋主要诗人》、《中国文学艺术基础》、《跨语种批评家》、《悖论—语言—诗学》。
如附錄所言是中西綜合文論初探,改進的是以艾伯拉姆斯的四要素模型,論述的形而上、決定、表現、技巧、審美和實用六種理論與西方的對應理論的比較,以及自身的綜合。中文版序怎麼寫得有些火藥味?要是找到爭論的文章一定會很有意思。
评分读的是旧版
评分如附錄所言是中西綜合文論初探,改進的是以艾伯拉姆斯的四要素模型,論述的形而上、決定、表現、技巧、審美和實用六種理論與西方的對應理論的比較,以及自身的綜合。中文版序怎麼寫得有些火藥味?要是找到爭論的文章一定會很有意思。
评分拓展爱布拉姆斯的四分法应用于古典文论实在太实用了,任何一句都逃不出框下的魔爪。另,附文无非是讲读者的两种生成:既是读者又是作者。
评分总体感觉是,因为本来中国文学算不上有真正“理论”性的东西,所以刘若愚借了Abrams的框架,把原本零碎的东西给分成了形上、表现、决定、技巧、审美、实用这些“理论”。这样的分类也是无可厚非,只是不懂为何要纠结于古人作品中出现的这些理论是否彼此排斥、矛盾?感觉像是拿Abrams的框架去impose an order,但值得怀疑的是这个框架乃至order本身是否合理、有必要。不过具体的论述还是颇有可取,对于大概了解古代文论也很有帮助。
Study of Literature: A. Literary History B. Literary Criticism 1. Theoretical Criticism [a. theories of literature (nature& functions of literature) b. literary theories (form, genre, style, and technique)] 2. Practical Criticism [a. Interpretation b. Ev...
评分初拿到此书时一看发现是译本,还在想原来刘若愚是美国人(中文名字是自己给自己起的),拿英语写成的需要翻译,想来若是以西方人的角度,或许多少会浮于表面,而无法带有与生俱来或是受中国传统文化于自身成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不过,对于洋务运动后,尤其是六七十年代后出生的...
评分初拿到此书时一看发现是译本,还在想原来刘若愚是美国人(中文名字是自己给自己起的),拿英语写成的需要翻译,想来若是以西方人的角度,或许多少会浮于表面,而无法带有与生俱来或是受中国传统文化于自身成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不过,对于洋务运动后,尤其是六七十年代后出生的...
评分中国文学理论研究历来困难重重,首先,中国文学理论中同一个词经常表示不同的概念,而不同的词,可能事实上表示同一概念,由此便造成了意义上的模糊性和歧义性;其次,中国批评家习惯使用极其诗性的语言,以此来表达直觉的感性,这种直觉的感性,在本质上无法定义,概言之,中...
评分中国文学理论研究历来困难重重,首先,中国文学理论中同一个词经常表示不同的概念,而不同的词,可能事实上表示同一概念,由此便造成了意义上的模糊性和歧义性;其次,中国批评家习惯使用极其诗性的语言,以此来表达直觉的感性,这种直觉的感性,在本质上无法定义,概言之,中...
中国文学理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