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初版于1983年,是伊格尔顿向英国普通读者系统介绍和评论西方世纪文学理论的一本专著。作者将起自俄国形式主义的纷繁复杂的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革命梳理出从形式主义、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从现象学、诠释学到接受美学以及精神分析理论三条主要的发展脉络,对其产生和流变、问题和局限进行了深入分析。
在《结论:政治批评》中伊格尔顿写道:“We know that the lion is stronger than the lion-tamer, and so does the lion-tamer. The problem is that the lion does not know it. It is not out of the question that the death of literature may help the lion to awaken.”...
评分如果让我给这本书下一个定义的话——那就是,对批评的批评。(eagleton是马克思主义批评家,所以整本书其实是建立在马克思哲学体系上的,因此“意识形态”和历史对文本的影响是EAGLETON比较权重的。通过该书eagleton也阐述了自己的文学观点,而且仔细的话就会发现这种阐述无...
评分伊格尔顿的《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系统地介绍和评论了西方20世纪影响深远的文学理论。正如此书译者伍晓明在译后记中所言,作者在书中勾勒了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发展的三条主要脉络:一条是形式主义、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一条是现象学、诠释学和接受美学;一条是精神分析理...
评分事实上,讨论文学语言的陌生化,我们得解决下面几个问题:1、文学的本质是什么?2、文学以何种方式来表达?3、当文学以文本方式表达出来而具有的区别性特征是否是陌生化。 首先,俄国形式主义者给文学下了这样一个定义:“使陌生”是文学的本质,文学是代表一种...
评分赫施:无意谓的语言的追求,作者永生不灭,悬置历史,资产阶级保护财产。 伽达默尔:尊重古典传统,视域融合,阐释循环,效果历史,封闭整体。忽视缝隙,王者有理。 (统一自我说和封闭文本说) 伊瑟尔:社会历史,文本规则略高于读者代码,打破舒适区,打破偏见,更新代码,新...
一颗星不是送给伊格尔顿的,是送个译者的,译者能把如此精彩的一本书译成这个样子,我实在佩服!!!
评分选上好人类学家半个,上好经济学家半个,细细切碎,放入西马牌煎锅炸五年,再撒点拉康家的调味料,我们的文论家就能趁热上桌了。关于文学他什么都知道,作品的伟大之处除外。
评分我这种贫弱的分析能力和批判意识只有俯首听命的份。“我花开后百花杀”的文学理论。从小到大的自觉或不自觉的自我阅读反思史在这里得到了总结和超出当前能力的提升。然而大多数人的文学认识还停留在对义务教育时期反映论的简单逆反和对自由人本主义的无限推崇之中吧。文学理论发展的极端精英化又意味着什么呢?另一种铜墙铁壁之前的无奈和溃败?
评分伊格尔顿的晦涩是深度的晦涩,国内学者的晦涩是说不清楚、道不明白的晦涩。
评分在二十世纪西方文论这个标题下,其实已经没什么好讲的了。一是感觉伊格尔顿对国内学界潜移默化的影响真大,陈晓明对新批评的看法现在想来应该源自于此吧。二是他各种评析实在是毒辣又切到要害,而这一切又建立在一种神样的引用、概括能力上。三我莫名非常喜欢他的马克思立场,虽然反复出现的“X错不在坚持某一意识形态,而是在对于自己政治性的掩盖”这一立场非常吊诡,但政治确实是且是最大的因素。总之是提纲挈领可以读无数遍的好书。要说有什么的批评的话大概就是,怎么能漏掉自己的那派,巴赫金和福柯这两个大Boss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