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生,湖南长沙人,1964年初中毕业即下放湖南江永县插队落户,10年后返城当搬运工,1979年考取武汉大学西方哲学研究生,师从陈修斋、杨祖陶先生,1982年留校任教,历任讲师(1987)、副教授(1988)、教授(1989),博士生导师(1993)。现为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华外国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代表作有专著:《思辨的张力——黑格尔辩证法新探》,译著有康德“三大批判”等。
难得的平静,又难得的震撼。 从来没有过的感受,感觉真的是灵魂在舞蹈,独舞却又不想刻意去寻找舞伴。欣赏作者独到的见解,独特的眼光,直面灵魂却又不咄咄逼人,我接受作者的态度,接受他的观点,接受他的平心静气的对话。 那时一种直达内心的拨动,产生发自内心的...
评分 评分原载《文景》2010年1、2月合刊 浅显易懂的书不一定有益身心,挑战阅读能力的书倒有可能会改变人的一生,这个道理无论对中国人还是西方人都适用。就拿哲学著作来说,很多德国人初读康德和黑格尔时仿佛在读中文,我的一位日耳曼书虫朋友告诉我他一生只有两次把书...
评分原载《文景》2010年1、2月合刊 浅显易懂的书不一定有益身心,挑战阅读能力的书倒有可能会改变人的一生,这个道理无论对中国人还是西方人都适用。就拿哲学著作来说,很多德国人初读康德和黑格尔时仿佛在读中文,我的一位日耳曼书虫朋友告诉我他一生只有两次把书...
评分一哥说起,我才想到几年前在衡阳读到这本书时的感受。顺便说一句,我不赞同邓老师书中的观点。
评分他荐
评分好玩!
评分虽说这本书写作上有点急躁,但能如此严厉批判中国人的劣根性,颇有当头棒喝让人深刻反省的效果。且邓晓芒从通读过的中西方哲学中提炼出自己的思考主题,并将它们安置在其中自圆其说,本身需要很深的功力。对我来说,最大的启发是辨析什么是人格,中西方对人格定义有何不同以及原因,这对理解中西方文学的差异有很大帮助。
评分不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