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捲序 /1
         第一篇 分析哲學
         第一章 分析哲學篇導論 /3
         第二章 弗雷格:現代邏輯之父 /13
         第一節 概念文字:人工語言的方案 /18
         一、為什麼要構造人工語言 /18
         二、句子的實質性內容和對其真假的判斷 /20
         三、命題邏輯的錶達及其公理係統 /22
         四、謂詞邏輯的構想:引進函數的概念 /29
         第二節 弗雷格的邏輯哲學和語言哲學 /34
         一、邏輯規律的客觀性 /34
         二、語言運用的基本單位是句子, /37
         三、區分概念和對象以及概念的等級 /39
         四、區分涵義和所指 /42
         第三章 羅素:邏輯原子主義 /51
         第一節 羅素哲學研究的基本思路 /56
         第二節 邏輯原子主義的認識論 /61
         第三節 邏輯原子主義的本體論 /68
         一、傳統的本體論思路和語言學轉嚮
         /68
         二、語言和世界的關聯性
         /69
         三、原子事實的本體論 /71
         第四節 邏輯分析的兩個典範:羅素的類型論和摹狀詞理論 /73
         一、羅素的類型論 /74
         二、羅素對摹狀詞的分析 /77
         第四章 摩爾:捍衛常識 /82
         第一節 摩爾的分析方法 /83
         第二節 拒斥唯心主義 /85
         第三節 捍衛常識 /88
         第四節 道德的直覺主義和反對自然主義的謬誤 /92
         第五章 維特根斯坦的前期哲學 /98
         第一節 《邏輯哲學論》中的本體論問題 /103
         第二節 語言與世界的結構對應與圖像理論 /109
         第三節 對命題的邏輯分析 /111
         第四節 語言的界限和神秘主義 /1 14
         第六章 卡爾納普及維也納學派的邏輯實證主義 /120
         第一節 維也納學派的基本思想 /121
         一、維也納學派的形成和發展 /121
         二、提倡科學的世界觀和拒斥形而上學
         /124
         三、分析命題和綜閤命題的區分以及意義標準和證實原則 /127
         四、貫徹意義標準和證實原則的重重睏難
         /130
         第二節 卡爾納普:人工語言的構造和容忍原則 /135
         一、建立人工語言的一個重要目的:拒斥形而上學
         /136
         二、現象主義 /138
         三、物理主義 /144
         四、說話方法和容忍原則
         /148
         第七章 維特根斯坦的後期哲學 /158
         第一節 促成維特根斯坦嚮後期哲學轉變的幾個問題/158
         第二節 語言遊戲 /161
         一、語言形式的多樣性 /162
         二、傢族相似 /163
         三、用法和規則 /165
         四、生活形式 /166
         第三節 內在意識和私人語言 /168
         一、內在意識和外在行為 /168
         二、私人語言和公共參照係
         /172
         第四節 論確定性 /178
         第五節 把蒼蠅引齣捕蠅瓶 /185
         第八章 賴爾、斯特勞遜:牛津學派的日常語言哲學 /191
         第一節 賴爾:心的概念 /193
         一、範疇錯誤 /193
         二、通過澄清範疇破除笛卡兒機器中幽靈的神話 /194
         第二節 斯特勞遜:描述的形而上學 /199
         一、對羅素摹狀詞理論的批評 /200
         二、描述的形而上學 /203
         第九章 達米特:對於“真”之來源的追問 /210
         第一節 “真”是意義理論的當然核心嗎?
         /212
         第二節 “命題的意義=知道在何種環境下命題為真/假” /220
         第三節 達米特的“反實在論”之真義辨析 /226
         第四節 “反實在論”的四種類型 /233
         第十章 杜威:超越時代的經典實用主義者 7240
         第一節 杜威的反絕對主義的哲學觀的形成 /242
         第二節 自然的經驗主義或經驗的自然主義 /247
         第三節 科學探究領域與藝術、道德、政治領域之間的內在連續性 /261
         第四節 簡論杜威哲學的哲學史意義 /270
         第十一章 蒯因:分析哲學的實用主義轉嚮 /277
         第一節 實用主義整體論的經驗論 /282
         第二節 對分析一綜閤兩分法批判 /286
         第三節 對還原論的批判和經驗論的發展 /297
         第四節 自然主義的認識論和行為主義的語言理論 /306
         第五節 翻譯的不確定性和本體論的相對性 /314
         第十二章 普特南:內在的實在論者 /325
         第一節 “內在的實在論”思想概說 /326
         第二節 語詞的指稱並不決定於語詞使用者的意嚮狀態 /328
         第三節 語詞的指稱並不決定於語詞所在語句的真值條件 /332
         第四節 無形而上學實在論色彩的功能主義 /336
         第五節 存在著在客觀上“比較好”的解釋框架嗎? /342
         第十三章 戴維森:對於行動與意義的詮釋 /349
         第一節 對於人類行動的因果詮釋模式 /352
         第二節 不閤法則的一元論 /359
         第三節 通過“T約定”而建立的針對對象語言之意義的詮釋模式 /365
         第四節 戴維森與其他三位分析哲學傢之間的思想關係簡說 /371
         一、戴維森與達米特 /372
         二、戴維森與蒯因 /373
         三、戴維森與後期維特根斯kg /376
         第十四章 羅蒂:實用主義的復興 /380
         第一節 心靈之鏡的破碎 /382
         第二節 從無鏡的哲學到後哲學文化 /389
         第三節 在什麼意義上羅蒂是一個相對主義者?
         /397
         第二篇 科學哲學
         第一章 科學哲學篇導論 /413
         第二章 彭加勒:約定主義 /421
         第一節 約定主義産生的背景 /422
         一、約定主義的萌芽思想 /423
         二、19世紀數學、自然科學和邏輯的新發展 /426
         三、法國的約定主義運動 /429
         第二節 彭加勒的“約定”概念 /432
         一、約定概念與對幾何學公理本性的理解 /433
         二、約定概念嚮物理學的推廣
         /435
         三、溫和的約定主義與結構實在論 /438
         第三節 簡評約定主義 /441
         一、約定主義的強化 /442
         二、約定主義的影響
         /445
         三、約定主義的曆史地位
         /447
         第三章 布裏奇曼:操作主義 /449
         第一節 操作主義産生的背景 /450
         一、隱含在經驗主義傳統中的操作分析思想
         /451
         二、對物理學概念危機的反思 /453
         三、實證主義與實用主義的結閤 /455
         第二節 布裏奇曼的操作分析思想 /456
         一、愛因斯坦改變瞭我們對概念的態度
         /457
         二、愛因斯坦對同時性問題的操作分析 /460
         三、操作分析有助於澄清思想 /463
         第三節 簡評操作主義 /466
         一、操作分析觀點的教條化 /467
         二、操作主義的影響 /470
         三、操作主義的曆史地位 /473
         第四章 賴興巴赫:正統的科學哲學 /475
         第一節 賴興巴赫和邏輯經驗主義運動 /476
         一、哲學革命和物理學革命 /477
         二、維也納學派和柏林學派 /480
         三、邏輯實證主義和邏輯經驗主義 /482
         第二節 賴興巴赫的概率邏輯理論 /486
         一、物理哲學和概率論 /486
         二、歸納理論的主題和概率的意義理論 /489
         三、概率邏輯和歸納本身的辯護 /493
         第三節 簡評正統的科學哲學 /498
         一、元研究方法的極端化 /499
         二、邏輯經驗主義運動的影響 /502
         三、邏輯經驗主義的曆史地位 /504
         第五章 波普爾:證僞主義 /507
         第一節 邏輯實證主義的早期批判者 /508
         一、新物理學的副産品之一 /509
         二、未能阻擋實證主義潮流 /514
         第二節 批判理性主義 /518
         一、反歸納的邏輯主義 /519
         二、演繹主義的分界觀 /521
         三、非歸納性質的科學結構 /524
         四、非概率主義的理論評價觀 /526
         五、代替論的知識發展觀 /529
         第三節 簡評證僞主義 /532
         一、非理性的“理性主義者” /533
         二、證僞主義的影響 /535
         三、證僞主義的曆史地位 /537
         第六章 庫恩:曆史主義 /541
         第一節 科學哲學中的解釋學轉嚮 /542
         一、解讀亞裏士多德《物理學》的啓示
         /543
         二、研究的方法及其問題的轉換
         /546
         第二節 範式論的科學發展觀 /548
         一、範式概念的提齣 /549
         二、科學“革命”的範式論詮釋 /552
         三、科學發展的動態模式 /557
         第三節 曆史主義的非理性化 /560
         一、“暴徒心理學” /561
         二、反對方法 /564
         三、走嚮非理性主義的極端 /568
         第四節 簡評曆史主義 /571
         一、“兩個庫恩” /572
         二、曆史主義的影響
         /573
         三、曆史主義的曆史地位 /575
         第七章 拉卡托斯:新曆史主義 /578
         第一節 拯救科學方法論 /579
         一、曆史主義與理性主義的綜閤 /579
         二、證僞主義的精緻化 /581
         三、曆史主義的理性化 /585
         第二節 科學研究綱領論 /587
         一、“研究綱領 /588
         二、結構 /591
         三、方法論 /599
         四、元方法論 /604
         第三節 新曆史主義的發展 /611
         一、夏皮爾的科學實在論 /612
         二、勞丹的反實論傾嚮 /616
         三、哲學與社會學的領土之爭 /619
         第四節 簡評新曆史主義 /621
         一、科學變化的閤理性 /621
         二、科學的“解釋學循環” /624
         三、科學哲學嚮何處去?
         /626
         外文參考書目 /632
         中文參考書目 /637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