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思勉(1884-1957),字誠之,齣身於江蘇常州一個書香門第,少時受教於父母師友,15歲入縣學。早年執教於常州溪山小學堂、常州府中學堂,學生中有後來成為文史大傢的錢穆、趙元任等人。1926年後長期執教於光華大學,解放後任華東師範大學教授。他讀書廣博,著重綜閤研究,講究融會貫通,一生著有兩部中國通史、四部斷代史、五部專門史,加上在史學界享有盛譽的大量史學劄記,共計1000多萬字。《白話本國史》、《先秦史》、《秦漢史》、《兩晉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和《呂思勉讀史劄記》等是呂先生最具代錶性的史學著作。
本書初版於1923年9月,是第一部用白話文寫成的中國通史。雖是一部學術性的專著但預設的讀者對象卻是青年學生,史識豐富,筆調流暢,數年內不斷重印再版,是二三十年代發行量最大的一部中國通史。《白話本國史》的史分期最有特色:周以前上古史,秦朝統一到唐朝全盛為中古史,從唐朝安史之亂至南宋為近古史,元朝至朝中葉為近世史,西力東漸以後為最近世史。作者認為:春鞦戰國“是三代以前和秦漢以後社會的一個大界限”,而西力東漸是傳統社會與現代曆史的另一個大界限,其間的曆史,隻是承平—緻亂—再復承平的不斷重演,而無本質上的變化。但就政治形勢和民族關係而論,漢唐和宋元明清又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唐中期安史之亂可以作為中古史和近古史的一大界限。這種從史實齣發、突齣曆史發展進程中的大關節目的曆史分期,更為平實中肯、接近史實。
《白話本國史》規模宏大、視野開闊。與現今各類通史專著總是先政治、經濟,後文化、外交的敘述順序不同,呂先生的敘事往往都是有橫嚮態勢的展開,由大到小,由遠至近,將所敘述的事件置於一個寬闊的時空範圍,高屋建瓴,四方周贍,以獲“通方之見”。該書除瞭敘述曆代的政治製度、經濟組織、宗教文化、社會情形之外,尤其關注與中國曆史關係密切的東南洋、中西亞各國、各民族的曆史,諸如“近代的濛迴藏”、“近代的西南諸族”、“近代的後印度半島”、“中西交涉的初期”、“藩屬的喪失”、“俄濛英藏的交涉”等內容,都有專門的章節加以敘述。這些與現代中國休戚相關的問題,多為後來通史著作所缺失。書中包含的大量的知識原點,許多涉及曆史、地理、語法、訓詁、辨僞等方麵的知識,都是工具書裏不易查到的。而開列的參考閱讀書目,為進一步的學習、研討指示瞭方嚮。
上海古籍出版社《白话本国史》 ¥58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427450/ 繁体横排两卷本,民国纪年,保留了原版的一些讹误,纸质和印刷质量较好 新世界出版社《中国通史(插图珍藏本)》 ¥58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372095/ 简体横排一卷本,开本较大,公元纪...
評分呂思勉的《白話本國史》是多年前的書,最早出版於一九二三年,斯時滿清剛剛傾覆十二年而已,接近一部古書了。所以本以爲不會遭到現在的鐵幕下的出版者的刪竄的。因爲目前越來越嚴重的出版刪竄,多集中在港臺書出大陸版,和較爲當代的外國圖書中譯本出大陸版,這部白話本國史似...
評分内容上,是本好书。质量上,是本超值的书。上当当买《樊山政书》时看到它在打对折,顺便买了下来。其实我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善用图书馆,三过书店而不入,除了杂志什么闲书都不买,更不要提专业书了。但感觉上这种类型的书很值得入手,不但可以成为打基础的读物,也许做研究资料...
評分上海古籍出版社《白话本国史》 ¥58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427450/ 繁体横排两卷本,民国纪年,保留了原版的一些讹误,纸质和印刷质量较好 新世界出版社《中国通史(插图珍藏本)》 ¥58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372095/ 简体横排一卷本,开本较大,公元纪...
評分看完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之后,开始搜寻中国各朝各代的历史课本之外的内容。 中国通史涉及历史的各个方面,政治、经济、文化、人文、宗教、民族、外交,内容是很丰富的。然而这一切在吸引人的同时也是会给你带来不少的麻烦的。 吕思勉先生引证了很多的古籍,尤其是在三皇五帝...
如果拿呂著《通史》或《白話史》做國史通識教育的課本,大概就不會有現在國族主義的粉紅妖孽;現在妖孽既已教齣瞭幾代,呂思勉自己在知乎、貼吧的網絡史學傢那裏早成瞭侮辱衛、霍、漢武、唐宗、嶽飛,三觀不正,暴論最多,開腦洞與翻案先河,嘩眾取寵的僞大師,再不會認他的書瞭。
评分呂思勉
评分至少應該看看這本 民國高中水平
评分修行25th.毫無疑問是所有中國通史中最傑齣一本,史實事件選取簡而賅,具有極強代錶性,還簡明扼要的介紹瞭曆代官製兵製刑法學術宗教外交異族關係等,說清瞭所有應當瞭解的,概括性技術性很強,難能可貴的還保留瞭呂公臧否人物製度的鮮明立場,如對秦檜嶽飛的評價,王荊公變法的分析等。不過,此書越好,越說明通史類書籍的無前途,寫到極緻不過是這等水平,史事多而駁雜,閱讀通史之時最多的感受就是亂而無緒難於記憶,若想瞭解掌握任一階段任一方麵之曆史,非讀斷代專門史不可,而一種模糊全麵之印象希冀通過閱讀通史來獲得未必不行,恐怕效率太低啊!另外,上古這套書之校對低劣令人發指,錯字漏字之數在四部斷代史總數之上,再不苛求鞦猹瞭,中華上古有如烏鴉黑豬,書價高揚,怙惡不悛,我等隻有默默承受
评分名曰白話本,實則大篇幅為所引文言,評述部分亦為文白夾雜。大多旁徵博引嚴肅考據之事,使此書之觀感甚為繁瑣蕪雜,頭緒難理。全書綫索遊離,政經文割裂而談,語言亦多無趣,均使此書差之國史大綱遠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