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

1949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傅国涌,1967年1月生于浙江乐清,现居杭州。毕业于温州教育学院,曾在中学任教。1999年开始写作,以历史随笔为主,在《书屋》《随笔》《读书》等10余家报刊发表100多万字。文章曾多次被转载,并入选《大学人文读本》、《2002中国年度最佳随笔》《2003中国年度最佳随笔》、《2002年中国随笔年选》、《2003年中国随笔年选》、《2002年杂文精选》、《2003年杂文精选》等。著有《金庸传》、《走近叶公超》、《笔底波澜――百年言论史的一种读法》等。

出版者:长江文艺出版社
作者:傅国涌
出品人:
页数:331
译者:
出版时间:2005-01
价格:30.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5429629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知识分子 
  • 历史 
  • 傅国涌 
  • 思想史 
  • 中国 
  • 中国历史 
  • 政治 
  • 传记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本书选取不同年龄、不同倾向并作出了不同选择而各有其重要影响的十四位著名知识分子,包括学者梁漱溟、胡适、宋云彬、夏承焘、浦江清,金融家陈光甫,科学家竺可桢,作家沈从文、胡风、包天笑,出版家张元济,报人徐铸成和诗人革命家柳亚子,作家兼文化工作领导人夏衍,通过他们在1949年的日记、书信、回忆等最能袒露心迹、折射历史的文字与口头资料,真实地记录了五十五年前那个大变动时代的脉搏,使许多生动的细节、曲折的过程和未曾披露的真相一一呈现在今天读者面前。十四位人物之后还有两篇专文,同样通过私人记录,分别再现了1949年一批知识分子名人应召北上和参加开国大典的情景。

经过作者辛勤搜罗、精心耙梳出来的这些带有非凡生命个体的体温的历史,让我们看到风卷残云的大潮和来之不易的胜利所带来的万千气象与人心所向,看到面临大变革大动荡所引发的欢乐与哀愁、憧憬与彷徨以及艰难的选择与深邃思虑……这是一部可读可信、可圈可点的鲜活之书,也是新世纪学人深入时间隧道,透视历史本来面貌的一次之旅。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这本书的台湾版名为《抉择:1949,中国知识分子的私人记录》(傅国涌著),选取了如梁漱溟、胡适、竺可桢、柳亚子等十四位著名知识分子,他们在1949年间的日记、信件作为最主要的素材,而一段历史,在鲜活的人的心迹与命运中展开。 最令我感怀的是书中的沈从文,短短...  

评分

从发现这书,我才体味到“淘书”的乐趣 8月时我在无锡 也是一个百无聊赖的日子 一个人在书店里闲逛 随手拿起这本书 就再也放不下了 说实话 《1949年:中国知识分子的私人记录》这书看得比较费劲 也许是我对那段史实还不是很熟悉 许多人物都不知道干什么的 还要亲自上网了解一...  

评分

对于我们和我们的前辈的选择,我们不能自责太多,1949年大多知识分子选择左转有一定的道理。最近,看付国涌《1949年:中国知识分子的私人记录》有这么一段—— 1949年出席新政协的四代人中唯一见过光绪、孙中山、袁世凯、蒋介石、毛泽东等五位中国一号人物的出版家张元济...  

评分

书名太浩大了吧,仅仅是14个知识分子的抉择,代表性也不甚强,大多数是留在大陆并拥护新政权的。 那个特殊的年代,每个人的心境不尽相同,向往、犹豫、排斥、中立。。。 虽然我们仍旧大肆的批判民国,但旧社会却给变幻年代的中国,留下了可观的知识成果。 ...  

评分

在看完沈从文的篇章时,曾一度有落泪的冲动,胸中似乎犹若大块的淤泥,憋闷,愤懑,很是为他心疼。似乎沈老当时所处的环境,沈老的困境我也一并感受到了。 郭沫若,郭沫若,都是他害的,想想看一位能写出《边城》那样小说的文人怎么可能有什么政治手腕和别人勾心斗角...  

用户评价

评分

K820.6/*012,文理二

评分

对傅国涌书的赞誉基本都是言过其实...

评分

知识分子面对大时代剧变,在私人记录中,向往、激动、惶惑、不安、痛苦,一一呈现,更在不经意间为时代留下了生动的注脚。可与陈徒手《人有病,天知否》对看。

评分

记录了1949年时代国运巨变的时刻,中国那些著名知识分子们的心路历程,只是材料没有消化好,许多叙述给人以堆砌之感。尤其在刚读完史景迁的书之后,这种材料运用和文笔表达的落差感更为强烈。

评分

张元济,梁漱溟,徐铸成,竺可桢。。。。。。这些名字不应该淡出历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