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十八世紀英國唯心主義哲學傢、懷疑論者休謨的重要哲學著作。他認為一切科學都與人性有關,對人性的研究應是一切科學的基礎。本書試圖通過對人性的研究來揭示製約人的理智、情感和道德行為的準則。全書分三捲,第一捲討論知性;第二捲討論情感,第三捲討論道德。
大衛·休謨(David Hume,1711年4月26日-1776年8月25日),蘇格蘭哲學傢,齣生於愛丁堡,與約翰·洛剋(John Locke)及柏剋萊(George Berkeley)並稱三大英國經驗主義者。其特點在於重視從“生活經驗”中提煉齣哲學觀點,如“知識來源於印象而非理性”,認為沒有事實可由先驗(a priori)方法被證明。盧梭等後世學人深受其影響。康德亦綜閤他同理性主義哲學傢的觀點創建起“正反閤”的理論。 11歲進入愛丁堡大學,18歲專攻哲學,21歲齣版“人性論”。1734前往法國進修,48年齣使維也納和都靈。1749迴到傢鄉 1763年任駐法使館秘書;1765年升任使館代辦。1767~1768年任副國務大臣。1769年8月退休返愛丁堡。謨的主要著作有《人性論》 、《道德和政治論說文集》、《人類理解研究》、《道德原理探究》、《宗教的自然史》、《自然宗教對話錄》、《自凱撒入侵至1688年革命的英國史》(6捲)等。哲學思想 休謨生活在英國資産階級“光榮革命”結束到産業革命開始的社會變革的時代。這時,英國資産階級已經成為統治階級的一部分,它繼續維持同貴族的聯盟以加強對勞動人民的統治,與此同時,迅速成長壯大起來的工商業資産階級要求對這個聯盟內部的關係作有利於本階級的調整,並繼續反對封建復闢勢力。這時,資産階級的進步性和保守性交織在一起。作為這個階級思想的代錶人物的休謨,貫徹經驗論觀點,提齣瞭以動搖於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之間的懷疑論為特色的哲學體係。
第二卷 论情感 作者在这一章中,首先分析了骄傲和谦卑的动机。他认为这两种对立的情感,其对象都是自我,而原因则多种多样。任何与自己相关的观念,例如见识、学问、智慧等,美貌、体态,家庭、国家、财产等,都可以引起骄傲或谦卑。 接着,作者进一步说明人的每一种感情都不...
評分一 古代人也生病。那么,在他们不知道人的内部循环,不知道病菌的情况下,如何来探索致病机理呢?就像日常生活中,在掌握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的相关信息的情况下,人们所通常所做的一样,就是猜。猜也有不同的猜法,一种去寻找能抚慰感情的自圆其说,另一种持续不止探求终极...
評分刚今天看的一个例子,对照商务,随便举了。 第一卷第三章 论必然性的观念 商务是论必然联系的观念 P112 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洛克论能力这里 既然我们从经验中发现有一些新的物质方面的产物。 商务P180 我们既然由经验发现物质方面有一些新的产物。 -- 不说了 抄袭也抄像样...
評分谢天谢地,我不是一个哲学家。 大卫·休谟的这本哲学巨著包括三个部分的内容:第一卷,关于知性的论述;第二卷,关于情感的论述;第三卷,道德学。 老实说,第一部分我完全没有能够读进去,太抽象,太繁琐了;借阅时的心喜转变成了阅读时的头大,这一卷我是飘过去的(不要联...
評分《人性论》(第一卷)笔记:对“论观念”一章的解释 《人性论》第一卷是关于认识论的,分为四章。第一章“论观念、它们的起源、组合、抽象、联系等”和第二章“论空间和时间观念”主要讨论了观念的起源、分类和性质。第三章“论知识和概然判断”专门讨论了或然性知识,即因果...
1981年買的一捲簡裝本,價值2.20元。
评分#電影與哲學# 上捲,p282-283.在休謨看來,自我不是我們能夠直接感知的那種東西,不管是通過仔細考察自己的知覺還是內省。那麼是什麼讓我們産生瞭同一感?是什麼讓我們理所當然的感到過去的我和現在的我是同一個我呢?最可能的來源是記憶。片例《大話西遊》至尊寶與孫悟空,《東邪西毒》慕容嫣與慕容燕。
评分十餘年前讀過,好像沒讀完,需要再讀。
评分非常好。關於印象,經驗,概念,和觀點的部分,值得細讀。
评分當我四麵展望時,我就預見到爭論、反駁、憤怒、詬罵和毀謗。而當我返觀內視時,我也隻發現懷疑與無知。一般來說,宗教中的錯誤是危險的;哲學中的錯誤則僅僅是可笑而已。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