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景之乱与北朝政局

侯景之乱与北朝政局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万生,1960年生,贵州绥阳人。获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发表论文20余篇。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李万生
出品人:
页数:263
译者:
出版时间:2003-10
价格:21.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0441380
丛书系列: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
图书标签:
  • 魏晋南北朝 
  • 历史 
  • 魏晋南北朝史 
  • 侯景之乱 
  • 中国史 
  • 李万生 
  • 政治 
  • 魏晋南北朝史研究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本书对历史上著名的侯景之乱进行深入研究,针对事件与北朝政局发展的关系,论述了其契机、发展与影响,揭示了南北朝时中国的统一与事件的密切关系。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侯景失去河南的原因:1 高欢,高澄,高洋并不信任侯景而只是因为他的善战以及威望姑且用之,侯景没有全河南的实际操控权; 2 侯景手下军队大都为胁迫从乱,并不愿意从侯景投南; 3 部分方镇敏锐地认识到了侯景的动向,在高欢病危,侯景蓄谋之时便做好了准备,挫败了侯景的计划。...

评分

侯景失去河南的原因:1 高欢,高澄,高洋并不信任侯景而只是因为他的善战以及威望姑且用之,侯景没有全河南的实际操控权; 2 侯景手下军队大都为胁迫从乱,并不愿意从侯景投南; 3 部分方镇敏锐地认识到了侯景的动向,在高欢病危,侯景蓄谋之时便做好了准备,挫败了侯景的计划。...

评分

《侯景之乱与北朝政局》概要 此书之切入点为王鸣盛《十七史商榷》中所提周齐陈亦魏蜀吴之亚也。此切入点,既是侯景之乱的最终影响之体现,也是天下重新统一之起点。 此书所论,力求证明,侯景之乱实为当时形势之必然,而侯景之被逐出河南亦为必然;同时,侯景之投梁而不是降...  

评分

《侯景之乱与北朝政局》概要 此书之切入点为王鸣盛《十七史商榷》中所提周齐陈亦魏蜀吴之亚也。此切入点,既是侯景之乱的最终影响之体现,也是天下重新统一之起点。 此书所论,力求证明,侯景之乱实为当时形势之必然,而侯景之被逐出河南亦为必然;同时,侯景之投梁而不是降...  

评分

《侯景之乱与北朝政局》概要 此书之切入点为王鸣盛《十七史商榷》中所提周齐陈亦魏蜀吴之亚也。此切入点,既是侯景之乱的最终影响之体现,也是天下重新统一之起点。 此书所论,力求证明,侯景之乱实为当时形势之必然,而侯景之被逐出河南亦为必然;同时,侯景之投梁而不是降...  

用户评价

评分

也算是少见的魏晋南北朝后期的专题研究了,就是有些地方比较牵强。

评分

最初几章读来论证有些牵强和过度,但是第四、第五章还是论证得不错。作者通过侯景之乱的背景、过程与结果,尝试说明侯景之乱对于后三国时代势力升降中的转折点意义。西魏在侯景乱后的入侵过程中实现了跨有荆益,攫取了更多战略空间,较之于东魏北齐,获得了更大的政治、军事和经济效益,国力得到增强的同时,改善了四邻的外交关系,并利用东方战乱的间隙,完成了自身的政治改革(八柱国和六官制)(如果将武成帝改革视作周齐战争之后红利的话,那么,西魏北周则更早的实现了自身政治结构安排)。而北齐则囿于内部政争和北境压力,没有能在战乱中获得足够的收益,江北地也未能保持长久。作者另外认为侯景之乱对于南北增进认同的影响,固然不错,但此之于南朝意义应大于北朝,而称之为社会认同更应视为皇统下坠,而北朝的皇统问题在东西魏分立时就开始了。

评分

軍事苦手看得好過癮。

评分

对于侯景之乱对北方局势的强弱变化的分析较为全面。对于侯景之乱本身特别是乱梁一事提及极少。

评分

也算是少见的魏晋南北朝后期的专题研究了,就是有些地方比较牵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