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1899-1977),二十世紀最偉大的作傢之一、翻譯傢、鱗翅類昆蟲學傢。他的作品包括用俄文創作的小說《防守》和《天賦》;用英文創作的小說《洛麗塔》、《普寜》、《微暗的火》、《阿達》;自傳體小說《說吧,記憶》;譯作包括《愛麗絲夢遊仙境》(英譯俄)、《尤金·奧涅金》(俄譯英);還有《文學講稿》。
20世紀的散文體大師之一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1899年生於聖彼得堡。1940年他移居美國,成為著名的小說傢,詩人,批評傢和翻譯傢。其代錶作《洛麗塔》《微暗的火》進入現代經典之列,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藝術作品之一。他曾在威斯利,斯坦福,康奈爾和哈佛教授文學。1961年,他僑居瑞士的濛特魯斯。1977年在那兒去世。
如果你没有纳博科夫的学识,也没有纳博科夫的人生经历,也没有阅读过纳博科夫所讨厌的弗洛伊德的书,那他的见解实在对于你来说无益。纳博科夫的固执可以是执着、可爱,但是你的固执可能就是偏见、浅薄了。 以下是我认为书中一些有意思的语句: 不是。我一向不善言辞。我的词汇...
評分 評分文/栗一白 别人揣测的、妄议的终究是雾里看花,只有在《致薇拉》还有《独抒己见》里,才能看到实实在在的纳博科夫。尤其在《独抒己见》里,直接开启360度无死角高清模式,针对电视台和报刊对他的一些访谈,纳博科夫妙语连珠,他黑别人,也勇于自黑,完胜现在的毒舌主持,只是回...
評分纳博科夫的自我评价:从没醉过酒,从不说脏话,不加入任何团体,信奉自由主义;以写作和研究蝴蝶作为双重职业;乐于住在宾馆,喜欢午后散步,散步时与妻子八卦文学;时常失眠,每周可能做两次噩梦;躺着著文,站着写诗,坐着作注,裸身捕捉蝴蝶;最向往的地方是图书馆和大峡谷...
評分“你追求的文学的美德是什么——怎么追求?” “用最佳的词汇尽可能表达所想表达的东西,文字要有韵味儿,让人产生联想。” 这是纳博科夫在接受《纽约时报书评》记者1971年采访时其中一个问题的回答。 和绝大多数读者一样,我读到纳博科夫第一部著作便是使他成为世界著名作家...
唯一的分歧是:我喜歡陀思妥耶夫斯基
评分唯一的分歧是:我喜歡陀思妥耶夫斯基
评分總感覺翻譯有些怪怪的,有條件的還是讀原版吧。三顆星的評價主要是給瞭譯者而非該書作者本身。
评分拜論文所賜
评分納氏的見解相當特彆,尤其是對作傢的評價,對作品的解讀,還有他獨特的寫作習慣。納氏在科學藝術方麵造詣皆非常人能比,因此見解非一時之感想,而是有其一貫之標準,固執己見,strong opinions. 譯得不錯,可惜漏譯不少句子,都是相對難譯的句子,譯者態度上不夠端正啊。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