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描述一个流亡的俄国老教授在美国一家学府教书的生活。他性格温厚而怪僻,对周围环境格格不入,常受同事们的嘲弄,妻子也离弃了他。他孑然一身,只得沉溺千故纸堆里,钻研俄罗斯古文化和古典文学聊以自慰;时时刻刻回忆往事,流露出一股浓重的乡愁。纳博科夫把俄罗斯文化和现代美国文明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诙谐而机智地刻画了一个失去了祖国、割断了和祖国文化的联系、又失去了爱情的背井离乡的苦恼人。
20世纪的散文体大师之一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1899年生于圣彼得堡。1940年他移居美国,成为著名的小说家、诗人、批评家和翻译家。其代表作《洛丽塔》《微暗的火》进人现代经典之列,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作品之一。他曾在威斯利、斯坦福、康奈尔和哈佛教授文学。1961年,他侨居瑞士的蒙特鲁斯。1977年在那儿去世。
“起飞时,地球倾斜,然后重新恢复它的水平位置。 我认为,情况是这样:需要从一种存在状态进入另一种存在状态的,不是肉体死亡的自然痛苦,而是神秘的精神活动的无比剧痛。” 我喜欢这本书的文字。
评分于是你突然掉进水中,四周的海水不顾情面地向你涌来。你先前站在水面上,望着幽深的海水,享受着偶尔溅起的几泼清凉的海水拍打在你的身上。而如今,你却掉了进去,你已经分布清东南西北,四周都是一样的海水。再深点,你已经不能凭着透进来的阳光分辨天上地下。海水本来拍打着...
评分纳博科夫说未来只不过是一种比喻,一种思想的幽灵。因为与过去和历史相比未来并不具有现实性,所以与之相比过去与历史往往来的更为神秘。过去使事物变的透明,而未来并不在我们的视角之中,而是在我们的背后。可是若要是能反向的观察那该多好!光透过透明的的事物射进我们的眼...
评分之前~之中~之后~这是个历史恒久的话题~~如果可以借纳博科夫之笔透视到另一个视角~······期待中~先看看~然后在写写自己的读后感吧~
评分“起飞时,地球倾斜,然后重新恢复它的水平位置。 我认为,情况是这样:需要从一种存在状态进入另一种存在状态的,不是肉体死亡的自然痛苦,而是神秘的精神活动的无比剧痛。” 我喜欢这本书的文字。
普宁。梦锁危情的译文怪怪的没看完
评分这篇小说是和《普宁》捆绑在一起的一部中长篇,内容混乱而颠覆:洛丽塔,精神病,暴力,犯罪,梦境,精神分析,以及各种男性性幻想。
评分《透明》
评分高中时同学借我看的,后来一直在我手里,没还给人家。一晃多少年过去了。。。
评分補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