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Vladimir Nabokov,1899-1977),纳博科夫是二十世纪公认的杰出小说家和文体家。1899年4月23日,纳博科夫出生于圣彼得堡。布尔什维克革命期间,纳博科夫随全家于1919年流亡德国。他在剑桥三一学院攻读法国和俄罗斯文学后,开始了在柏林和巴黎十八年的文学生涯。
1940年,纳博科夫移居美国,在威尔斯理、斯坦福、康奈尔和哈佛大学执教,以小说家、诗人、批评家和翻译家身份享誉文坛,著有《庶出的标志》、《洛丽塔》、《普宁》和《微暗的火》等长篇小说。
1955年9月15日,纳博科夫最有名的作品《洛丽塔》由巴黎奥林匹亚出版并引发争议。
1961年,纳博科夫迁居瑞士蒙特勒;1977年7月2日在洛桑病逝。
有一类作家是玩命的,用灵魂写作。另一类作家是耍笔杆的,凭才气行事。前一类当中有卡夫卡,后一类里有博尔赫斯。这里按下博尔赫斯,说纳博科夫。 先读《洛丽塔》,再读《苍白的火》的部分,接下来是《普宁》,觉得都是巨大的迷津。现在,又收阅了《黑暗中的笑声》,似乎看...
评分 评分1、他们认为,任何邪恶的职业都会因为赚来金钱而变得圣洁起来。 2、“人生的头等大事就是填饱肚子。”这是他的基本准则——也的确是一条明确的原则。 3、人不能把自己的生活建立在不幸的流沙之上。那样就亵渎了生活,是一种罪过。 4、一个艺术家应当把他的美感当做唯一的指南,...
评分从前,在德国柏林,有一个名叫欧比纳斯的男子。他阔绰,受人尊敬,过得挺幸福。有一天,他抛弃自己的妻子,找了一个年轻的情人。他爱那女郎,女郎却不爱他。于是,他的一生就这样给毁掉了。
评分也不知纳博是否被小女孩所蛊惑,还是讽刺赋予他什么力量,他的作品一再安排中年男人和少女的悲剧.也许是针对柏林的,对了,这的确令人够震惊的,可也许这就是巧合,是事实.诚实的纳博还是一览无遗地刻画了中年男人的欲望,一种对人生的无望,却总是自欺欺人地以为找到了爬出天井的稻草....
整本书的剧情一开始就被作者自己剧透,但是还是有兴趣继续读下去。但是最后一页我没读懂,嘈杂的返途车厢上,粗略的看了下。改天再读一遍
评分纳博科夫永远不断地少女情节
评分漓江版外国文学名著一种 纳博科夫作品
评分比洛丽塔看起来要容易多啦,也有趣多了,虽然是一如既往的邪恶,不过这回多了一个可怜蠢笨的受害者。真是会讲故事。
评分整本书的剧情一开始就被作者自己剧透,但是还是有兴趣继续读下去。但是最后一页我没读懂,嘈杂的返途车厢上,粗略的看了下。改天再读一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