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Vladimir Nabokov,1899-1977),纳博科夫是二十世纪公认的杰出小说家和文体家。1899年4月23日,纳博科夫出生于圣彼得堡。布尔什维克革命期间,纳博科夫随全家于1919年流亡德国。他在剑桥三一学院攻读法国和俄罗斯文学后,开始了在柏林和巴黎十八年的文学生涯。
1940年,纳博科夫移居美国,在威尔斯理、斯坦福、康奈尔和哈佛大学执教,以小说家、诗人、批评家和翻译家身份享誉文坛,著有《庶出的标志》、《洛丽塔》、《普宁》和《微暗的火》等长篇小说。
1955年9月15日,纳博科夫最有名的作品《洛丽塔》由巴黎奥林匹亚出版并引发争议。
1961年,纳博科夫迁居瑞士蒙特勒;1977年7月2日在洛桑病逝。
这本书是非常有阅读快感的,看完开头一段话,迫不及待看完第一章,接着是下一章,直到全文结束。若是电影发烧友看这本书会觉得看得是电影,每一个章节就像是一段段电影镜头,正如《黑暗中的笑声》简介“模仿上世纪20年代中三角恋爱情电影”,这本书却有电影的感觉,书名黑...
评分1、我看得很缓慢,慢慢记住书中出现人物的名字。我看着生活的车轮慢慢驶过,好像从窗口眺望街道一样寻常,好像中午食堂的饭菜一般普通。 可是表象之后,是欲望的挣扎和人性的淋漓展露。 书还在读。 每天工作之余,上下班的途中,翻开,看玛戈和欧比纳斯的...
评分这本书写成于上世纪30年代,与当今都完全没有时空间隔的感觉,相比之下,无论是卡夫卡,加缪,或者是萨特,都让我们感觉到一种“过时”了的文化的感觉。他们太精英,一旦他们所倡导的理念不再流行,他们的文学就开始让人有隔世之感。 而纳波科夫不同,他关注的是一些平常的人的...
改名后更有意味。显出功效奇特的教化作用,有些人是火坑,要警醒,务要远离罪恶的道。婚姻具有神圣性,避免爱欲冒险,免得成恶自戕。
评分就是这版,收拾卧室的书架差点丢掉了。。。
评分整本书的剧情一开始就被作者自己剧透,但是还是有兴趣继续读下去。但是最后一页我没读懂,嘈杂的返途车厢上,粗略的看了下。改天再读一遍
评分漓江版外国文学名著一种 纳博科夫作品
评分就是这版,收拾卧室的书架差点丢掉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