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的散文体大师之一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1899年生于圣彼得堡。1940年他移居美国,成为著名的小说家,诗人,批评家和翻译家。其代表作《洛丽塔》《微暗的火》进入现代经典之列,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作品之一。他曾在威斯利,斯坦福,康奈尔和哈佛教授文学。1961年,他侨居瑞士的蒙特鲁斯。1977年在那儿去世。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1899-1977),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翻译家、鳞翅类昆虫学家。他的作品包括用俄文创作的小说《防守》和《天赋》;用英文创作的小说《洛丽塔》、《普宁》、《微暗的火》、《阿达》;自传体小说《说吧,记忆》;译作包括《爱丽丝梦游仙境》(英译俄)、《尤金·奥涅金》(俄译英);还有《文学讲稿》。
你可能没听过说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这个名字,但是你很可能听说过《洛丽塔》——20世纪最惊世骇俗的小说之一,以及很长一段时间内,“洛丽塔”三字所代表的禁忌之恋。这部小说让纳博科夫名利双收,几乎一夜之间从文坛名流变成了褒贬参半的畅销书作者,却也饱受争议、毁誉参半...
评分一直以为作家都是思维发散的,会编故事,天马行空的思考,非凡的想象力,不寻常的洞察力等等。但纳博科夫的思维更像是理工科的,严谨、精确、重逻辑。他会花时间查阅词典去找寻能够准确表达自己所想的词语。坚持连采访稿都是要自己提前书面表达整理出来。因为不满意译者对作品...
评分纳博科夫既是文学家、又是生物学家,在诗歌《致我的灵魂》里,他把自己说成是“没见过世面的大自然的热爱者,一个迷失在天堂里的偏执狂”,而这个天堂乃是由蝴蝶和飞蛾构成的。对鳞翅目昆虫的终身迷恋,不仅使翩飞的蝴蝶成为他作品中的个人化标志,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的...
评分“你追求的文学的美德是什么——怎么追求?” “用最佳的词汇尽可能表达所想表达的东西,文字要有韵味儿,让人产生联想。” 这是纳博科夫在接受《纽约时报书评》记者1971年采访时其中一个问题的回答。 和绝大多数读者一样,我读到纳博科夫第一部著作便是使他成为世界著名作家...
评分可以了解纳博科夫的个性,非常有趣
评分Dialog Nabokov
评分唯一的分歧是:我喜欢陀思妥耶夫斯基
评分唯一的分歧是:我喜欢陀思妥耶夫斯基
评分蝴蝶的伪装与真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