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

青春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浙江文艺出版社
作者:[南非] J.M.库切
出品人:99读书人
页数:206
译者:王家湘
出版时间:2004-4-1
价格:19.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3919375
丛书系列:巨擘书库·库切核心文集
图书标签:
  • 库切
  • 小说
  • 青春
  • 南非
  • 外国文学
  • 诺贝尔文学奖
  • J.M.Coetzee
  • 文学
  • 青春
  • 成长
  • 梦想
  • 奋斗
  • 校园
  • 情感
  • 励志
  • 回忆
  • 希望
  • 独立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作为一部自传体小说,《青春》不同凡响,写法也特别。它并非采用这类作品常见的第一人称途述,主人公也是一位名叫约翰的年轻人,但库切总是称之为“他”。这样的口气不大像是一种自述,因而读来自有疑问:“他”就是他自己么?有一点可以肯定,库切本人的年龄和履历都跟书中的主人公相吻合,至于那里头的诸多细节是否也是作者所亲历,想来已难以考证。库切写“他”十九岁到二十四岁几年间的生活经历,一个南非大学生跑到伦敦做了计算机初级程序员,朝九晚五的公司职员,饭碗不用担心,却还是郁闷。这个岁数的年轻人不是意气风发就是躁动不安,却玩不出轰轰烈烈的名堂,由于生性缺少热情,干不成大事也惹不出乱子。他也需要被爱抚的感觉,但性爱从来没有给他带来生命的光辉,只是在吞噬时间和精力……你想,这种内敛的性格,这般平淡无奇的生存状态,还能做出什么样的文章呢?可是,库切就有这样的本事,一段春梦无痕的人生就让他写得楚楚动人。他把年轻时的自己作为他者来观照,再度审视青春的彷徨之途。

作者简介

J.M.库切(J.M.Coetezee1940——),库切1940年生于南非开普敦,荷兰裔移民后代。成长于南非种族隔离政策逐渐成形并盛行的年代。1960年他离开南非赴伦敦,从事电脑软件设计。1965年到美国攻读文学博士,毕业后在纽州立大学做教授。1971年回到南非,在开普敦大学英文系任教。2002年移居澳大利亚。现系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思想委员会”成员,并在该校执教。小说《等待野蛮人》(1980)一出版,即摘取费柏纪念奖、布莱克纪念奖,为库切赢得了国际声誉。《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1983)出版当年就赢得英语文学界最高荣誉——英国布克奖。《耻》1999年再度获布克奖,使库切成为唯一的一位两次获该奖项的作家。1994年出版的《彼得堡的大师》获得爱尔兰时报国际小说奖。《男孩》(1997)和《青春》(2002)是自传体小说,披露他生活中不为人所知的一面。其他重要作品还有《幽暗之地》(1974)、《内陆深处》(1997)、《福》(1986)、《伊丽莎白·科斯特洛:八堂课》(2003)、《慢人》(2005)等。库切的每一部作品风格完全不同,意义多元。他是英语文学中获奖最多的作家之一,除了以上提到的奖项,还获得过法国费米那奖、普利策奖、2000年英联邦作家奖等。2003年库切荣膺诺尔文学奖。

目录信息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译后记
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
他和他的人(诺贝尔文学奖受奖演讲)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青春》里,发现青春原来都是一样的。 看着他银白的短发,银屑似的胡茬,眼神敏锐、机锋闪烁,穿亚麻西装也不会皱,绅士又冷淡,欠完美的是脸颊轮廓稍显柔和,在书中,他也提及自己模糊的长脸和软弱的嘴唇。不过,当时的他在等待一位爱人将她点燃。望着库切现今的照片,可以对...  

评分

书里有三张库切的照片。封一的太仓老,编辑手记前的中规中矩,封底的最俊朗,眼睛里有柔和的光。出版社目的昭彰,一路往才色双修上靠去。 遥远的大背景,独特的经历,却能使人共鸣。他要摆脱混乱的祖国,摆脱母亲的溺爱,摆脱平庸,摆脱他不齿的社会俗见,进入纯粹的艺...  

评分

《青春》。 我常想着应该把它放进我巨大的黑背包里。朋友说背大包的女孩子没有心事。 可是《青春》里有。 我含混的读库切。含混的读《耻》,又含混的把它们放回书架然后开始下一本。  可是《青春》里的情节开始象个阴谋,混沌的团在我思维的拐角,挥之不...  

评分

在不知青春为何物的时候,我们便被告知,自己是或者即将是八九点钟的太阳,而一个被称作“世界”的东西,终归是我们的。实际的情况也许是,我们的太阳,在升起时,便有些犹豫;而“世界”,天知道它是个什么东西,属于我们与否,似乎也没那么重要。对于这一点,库切在耳顺之年...  

评分

Youth (Scenes From Provincial Life II) J.M.Coetzee Viking 2002 几月前因诺贝尔奖的盛名,读了库切描写南非白人境遇和种族矛盾的小说“耻”,有点儿难以承担书中的压抑感。这本作者二十多岁时在伦敦的移民生活的自传还是妹妹介绍的,虽然库切的语气依然压抑灰色,却有不...  

用户评价

评分

是日后会不断翻出来重看的书。

评分

我一点也没觉得他扭曲,是不是我自己早就扭曲了。

评分

在去云南的旅途中陆陆续续看完的。他和我如此相似,敏感、内倾、神经质、完美主义、任性、自私、懦弱、无所适从...更重要的是,那无望又无法停止的逃离。

评分

看书的时候想起mc hotdog那首《九局下半》的歌。23岁的九局下半转啊转 我把帽子反戴还在期待逆转/青春像是一场棒球比赛三人出局/明天还会有新的舞台。年轻人们都为自己和理想生活之间的距离而纠结着。

评分

极其强烈的共鸣,像嗑药一样一口气看完。结尾非常令人失望,像是从某个小说中间直接截断。平白的叙事风格感觉像是有个朋友一直在聊天。偶尔掉书袋严重让我感觉不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