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龚古尔奖和法兰西学院大奖双料得主的童年珍藏
★ 童年建立在流沙之上,我们在其中盲目前行,就像一条没有铭牌的丧家犬。
★法国著名作家奥利维埃•亚当为偶像莫迪亚诺写下千字序言
这是一座二层楼的房子,正面的墙上爬满了常春藤。英国人称作“凸肚窗”的一扇凸起的窗户延伸了客厅的长度。在花园的一座平台的深处,吉约坦医生的坟墓掩映在铁线莲之中。他曾经在这里改进他的断头台吗?
年少的“我”和弟弟寄居在这栋属于三个女人的别墅里。周遭的成人世界充满了谜题:房子为什么没有男主人?阿妮为什么整夜哭泣?洛里斯通街的那伙人在干什么买卖?科萨德侯爵是否会在半夜回到城堡?“我”在看,“我”在听,“我”在想,到底发生了什么严重的事?及至人去楼空,再无踪影?
但“我”知道发生了非常严重的事,因为警察来了。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是当今仍活跃于法国文坛并深受读者喜爱的著名作家。1968年,莫迪亚诺发表处女作《星形广场》,离奇荒诞的内容和新颖独特的文笔,使他一跃而成为法国文坛一颗熠熠闪光的新星。他的文学才华受到评论界的瞩目,该小说获得当年的罗歇•尼米埃奖。嗣后他接连发表了多部作品,几乎部部获奖。1975年的《凄凉的别墅》获书商奖。1978年的《暗店街》获龚古尔文学奖。2010年的《地平线》获西蒙娜和奇诺·德尔杜卡基金会之世界奖,米兰·昆德拉、略萨、博尔赫斯等人也曾获此奖。
2019年四月一日,愚人节那天,我在学校的图书馆急于寻找一本小说,帮我度过晚上无聊的三节课,在琳琅满目的世界文学中,我和这本 缓刑 发现了彼此。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 评委会给出的评价是 运用回忆的艺术,唤起最难以捉摸的人类的命运。 确实...
评分《缓刑》,莫迪亚诺著,严胜男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年8月第1版。有评论说诺奖作品大多看不懂,倒不是说作者写得多玄,更多是背景问题。本书只有数万字,实则是个中篇,号称作者书中最能看明白的入门书,仍是一头雾水。看看评论,稍微明白点。可能如评论所说:莫是一位...
评分这部小说充满了回忆,讲了人物从小到大的经历,讲了失去,讲了我们在一步一步向过去挥手告别。萨特在谈到福克纳的小说时就是这么说的,“小说,就像是坐在一辆前行的马车上回望走过的道路。” 童年时代只会离我们越来越远,那些曾经住过的房子,周围的街道,还记得那么清楚,那...
评分通过莫迪亚诺那些自传与虚构混搭的作品去了解他,不失为一扇方便之门。比如《缓刑》和《夜半撞车》,特别是前者。自传体小说《缓刑》的主体故事,是第一人称叙述者、十岁的帕托施的一段奇特童年经历——那其实就是莫迪亚诺自己的童年故事。与之中人和事相关的,主人公青少年时...
评分“早上的时候还跟自己说,这本书和老莫其它的不一样,很田园很山水,像一家人的生活。到了晚上越看越想哭,中间有一段他们把他和弟弟带去购物我就担心会不会他们是要把他们丢掉,发现想多了然后放心了,可最后,他们还是走了,扔下来他们。连个征兆都没有。他弟弟站在校门口等...
像是浓缩了一万倍的《追忆似水年华》,结尾还是相当伤感的。20141017
评分在火车上读一本莫迪亚诺的感觉真真是应了“若有所失”四个字
评分2015年第61本:作者将自己的童年浓缩在这个充满不解谜题与巨大黑洞的故事里,那些仿若建立在流沙之上的时光,隐匿着种种暧昧不明、种种犹疑与不安。而作者试图穿越那些不确定的找寻与确认终是徒劳,那些真相终无从抵达,这横亘一生的困局便是无解的人生缓刑。我果然还是无法喜欢莫迪亚诺。
评分破碎的童年回忆,行文简单冷淡如流水账,人物形象浮于表面而模糊,最后悄然落空。只知道发生了一件大事,却不清楚,也勾起了我的一些回忆。因为童年回忆就是如此,好像一场大梦,自然不会太清晰。——第一人称有限视角,“我”、“我们”、“我和弟弟”,弟弟几乎失声、缺席,细想则是振聋发聩的沉默。
评分我不敢说我看懂了。过去已经失散,那时的雨水现在才下下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